手機版選單

:::

4.人口變動趨勢-按對象別分

列印圖示

           四-1、工作年齡人口          

  • 工作年齡人口相對充沛的人口紅利期間將於2028年結束。
  • 工作年齡人口不僅逐年減少,且漸呈高齡化,依中推估結果,45-64歲占工作年齡人口比重預估由2022年之43%,上升至2070年之49%。
  • 說明1:工作年齡人口係指所對應年齡層之人口數,即15至64歲人口數,非指實際有工作(就業)之人數。
  • 說明2:人口紅利期間係指人口紅利時期係指工作年齡人口相對其他年齡層較充沛,對經濟發展較為有利之時期;一般以工作年齡人口占總人口比率大於三分之二(約66.7%)作為衡量標準。
  • 資料來源:2022年(含)以前實際值為內政部;2023年(含)以後推估值為國家發展委員會「中華民國人口推估(2022年至2070年)」之中推估,2022年8月。

 

           四-2、老年人口           

  • 老年人口將於2042年突破700萬人,並於此後維持700萬以上之規模。
  • 老年人口增加的同時,其年齡結構亦更加高齡化,依中推估,85歲以上占老年人口比重預估由2022年之10%,上升至2070年之31%,屆時每10人中有4名為老年人口,且其中1名為85歲以上之超高齡老人。
  • 資料來源:2022年(含)以前實際值為內政部;2023年(含)以後推估值為國家發展委員會「中華民國人口推估(2022年至2070年)」之中推估,2022年8月。

 

           四-3、育齡婦女           

  • 除生育率外,育齡婦女人口亦是決定未來出生數的重要關鍵。我國育齡婦女人數已於2000年達最高峰後開始持續減少,依據中推估,預估由2022年之547萬人,降至2070年之231萬人,減少近6成。
  • 育齡婦女人數雖仍將持續下滑,惟在未來生育率微幅上升之中推估模擬下,其年齡結構將有機會朝年輕化轉變。
  • 說明:育齡婦女人口係指15-49歲之女性人口數,不論其婚姻或生育狀況。
  • 資料來源:2022年(含)以前實際值為內政部;2023年(含)以後推估值為國家發展委員會「中華民國人口推估(2022年至2070年)」之中推估,2022年8月。

 

           四-4、入學年齡人口           

  • 少子化影響下,未來各級學齡人口數均呈下降之勢,惟在部分學年度,因受生肖效應影響而出現較明顯的上下震盪。
  • 2010-2021學年度6歲、12歲、15歲、18歲入學年齡人口數分別有21萬、24萬、27萬及30萬人,依據中推估,至2022-2033學年度將減少為17萬、19萬、20萬人及20萬人,減幅介於17.4%~30.7%,以大學生源減少3成最多。
  • 說明:學齡人口及入學年齡人口均係指其所對應年齡層之人口數,並非實際在學及入學人口數。
  • 資料來源:2022年(含)以前實際值為內政部;2023年(含)以後推估值為國家發展委員會「中華民國人口推估(2022年至2070年)」之中推估,2022年8月。
 

                四-5、學齡人口           

  • 依據中推估,2022至2040學年度,國小、國/高中、大學學齡人口預估分別減少39萬人、26萬人、30萬人。
  • 至2070學年度,國小、國/高中、大學學齡人口規模均約為2022學年度之一半。
  • 說明:學齡人口及入學年齡人口均係指其所對應年齡層之人口數,並非實際在學及入學人口數。
  • 資料來源:2022年(含)以前實際值為內政部;2023年(含)以後推估值為國家發展委員會「中華民國人口推估(2022年至2070年)」之中推估,2022年8月。
:::
開啟選單 關閉選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