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手機版選單

:::

六大新興產業(98~101年)

列印圖示

臺灣自1980年代後,在政府策略性導引下投入大量資源發展資訊、半導體、通訊及面板等科技產業,在全世界科技產業取得關鍵性地位,因為臺灣科技產業為外銷導向,較易受國際景氣波動影響,以2008年美國金融海嘯爆發並擴大蔓延、歐美主要國家經濟衰退為例,即造成我國科技產業出口嚴重萎縮,企業裁員、實施無薪假造成大量失業等問題,顯示臺灣產業過度集中的風險,產業結構亟需進行調整。

在臺灣既有兩兆雙星及資通訊產業的基礎上,並因應未來節能減碳、人口老化、創意經濟興起等世界趨勢,政府選定生物科技、綠色能源、精緻農業、觀光旅遊、醫療照護及文化創意等六大產業,從多元化、品牌化、關鍵技術取得等面向,由政府帶頭投入更多資源,並輔導及吸引民間投資,以擴大產業規模、提升產值及提高附加價值,在維持我國經濟持續成長的同時,亦能兼顧國民的生活品質。

目前六大新興產業發展策略、細部計畫已陸續完成規劃,政府初步估計自2009至2012年間投入經費超過2,000億元,未來將定期檢討執行進度,以達成預期效益,期能為臺灣帶來改變,厚植國家整體競爭力。

         

 

產業別
發展策略
生物科技
強化產業化研發能量,承接上游累積的成果,成立生技整合育成中心及生技創投基金,帶動民間資金投入,並成立食品藥物管理局以建構與國際銜接的醫藥法規環境。
綠色能源
以技術突圍、關鍵投資、環境塑造、內需擴大及出口拓銷等策略,協助太陽光電、led照明、風力發電、氫能及燃料電池、生質燃料、能源資通訊及電動車輛等產業發展。
精緻農業
開發基因選種、高效能高生物安全生物工廠等新技術;推動小地主大佃農、結合觀光文創深化休閒農業等新經營模式;拓展銀髮族飲食休閒養生、節慶與旅遊伴手等新市場,以發展健康、卓越、樂活精緻農業。
觀光旅遊
以拔尖(發揮優勢)打造國際觀光魅力據點,推動無縫隙旅遊資訊及接駁服務;以築底(培養競爭力)改善觀光產業經營體質,培養契合產業需求之國際觀光人才;以提升(附加價值)深耕客源市場及開拓新興市場,成立行政法人加強市場開拓,推動旅行業交易安全及品質查核等評鑑。
醫療照護
藉由提升核心技術,擴充現階段醫療服務體系至健康促進、長期照護、智慧醫療服務、國際醫療及生技醫藥產業,打造台灣醫療服務品牌,帶動相關產業發展。
文化創意
以華文市場為目標,加強創意產業集聚效應、擴展國內外消費市場、法規鬆綁、資金挹注、產業研發及重點人才培育等環境整備策略,推動電視、電影、流行音樂、數位內容、設計及工藝等六大旗艦產業。
 
生物科技

98年10月行政院核定「臺灣生技起飛鑽石行動方案」(期程98年至101年),已促成設立食品藥物管理局之設立,著手建置與國際銜接之法規環境,2010年起正式採用國際通用之pic/s gmp標準,並於2013加入國際醫藥品稽查協約組織(pharmaceutical inspection convention and pharmaceutical inspection co-operation scheme,pic/s)成為第43個正式會員,除此之外也強化國內生技醫藥研發單位第二棒產業化之研發角色,啟動成立生技整合育成中心,提供整體服務平臺。該方案執行期間,藥品與醫療器材產業產值持續成長,奠定我國生技醫藥產業化之基礎。

為因應產業快速變化及醫療需求,行政院102年6月核定第二階段「臺灣生技起飛行動方案」(簡稱:生技方案,期程2013~2015年),第二階段生技方案納入「健康照護升值白金方案」中具產業利基者,並配合藥品、醫療器材及醫院管理服務不同屬性研擬各項推動措施,期持續改善已略具成效之基磐建構,配合產業需求機動修正,強化跨部會協調,服務與輔導產業,以商品開發生命週期管理導向思維,整合資源,推動藥品與醫療器材產業化。同時在我國自「效率導向」邁向「開放創新」的成長驅動模式下,建置服務導向模式,針對應用情境,導入創新服務思維,促成臺灣優質醫療服務之管理進一步產業化,在藥品、醫療器材、醫療管理服務三個領域創造成功案例。此外,為提升產業國際競爭力,將強化生技產業人才培訓,橋接學用落差。
生技方案期望能創造藥品、醫材及醫院管理輸出之成功案例,執行完竣後,除整體藥品與醫療器材產值提升之外,將有5至10項國產新藥或新醫療器材獲得我國或國外法規單位上市核准,同時可望將創新醫療管理服務導入國人健康智慧生活,擴展品牌臺灣之整案輸出案例。

發布日期:99-07-08

  • 相關檔案
    1. 臺灣生技產業起飛行動方案(10206)
    2. 臺灣生技起飛鑽石行動方案--行動計畫(9810)
    3. 臺灣生技起飛鑽石行動方案簡報(9808)
:::
開啟選單 關閉選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