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手機版選單

:::

採購經理人指數新聞稿Rss

列印圖示
2021下半年台灣採購經理人營運展望調查

《新 聞 稿》

2021下半年台灣採購經理人營運展望調查

發布記者會

中華經濟研究院提供
2021年12月30日
       為有效預判未來半年國內外經濟情勢與產業狀況,讓各界掌握更即時的產業訊息及總體經濟脈動,國家發展委員會與中華經濟研究院自2013年6月起,每半年進行一次「台灣採購經理人營運展望調查」,2015年12月更納入非製造業廠商調查範圍,調查項目包含:營運狀況、利潤率、僱用人數、資本支出、採購價格、進出口數量、產能利用率以及對總體經濟情勢的看法等。營運展望問卷設計保留PMI/NMI調查精神,題目均與過去半年(前期)或未來半年(下期)進行相對性比較,讓受訪者在「較佳」、「持平」與「較差」三個選項中勾選,部分題目則讓受訪者填寫變動百分比。2020年肺炎疫情加速全球供應鏈轉型,也帶來斷鏈與營運中斷之衝擊與挑戰。展望2021年疫後重啟,中經院針對「國際政策實施或轉變」、「斷鏈、投資擴廠等產能利用率調查」、「漲價與轉嫁能力」、「存貨政策與重複下單」以及「三級警戒下產業現況」等議題進行調查,提供產、官、學界掌握最新疫後重啟之產業現況。
以下節錄「2021下半年台灣採購經理人營運展望調查」之重要內容:

一、製造業與非製造業整體營運狀況概覽
       製造業2020下半年營運狀況明顯優於預期,指數由2013年營運展望調查以來最快緊縮速度(24.3%)躍升50.3個百分點至74.6%,為2013年營運展望調查以來最快擴張速度。如上半年底之預期,製造業2021下半年營運狀況持續較2021上半年好轉,指數為60.6%,且製造業「預期」2022上半年營運狀況將持續較2021下半年營運狀況佳,指數為58.9%。
       製造業營運雖持續好轉,但利潤率表現常不如預期,且多呈現下降(低於50.0%)趨勢。2021年上、下半年製造業營運狀況指數皆停留在60.0%以上擴張速度,但2021下半年,利潤率已轉為較2021年上半年下降,指數僅48.0%。且預估2022年上半年,利潤率將續較2021下半年下降,指數續跌至47.4%。
       儘管製造業之利潤率多呈現下降(低於50.0%),但僱用人數指數多呈現擴張。2020年上半年製造業僱用人數一度不如預期,指數滑落至2013年營運展望調查編制以來最快緊縮速度(44.3%)。惟2020年下半年起製造業人力僱用轉為擴張且持續優於預期。截至2021年12月製造業之僱用人數已連續三期呈現擴張,且業者預估2022上半年將持續較2021下半年增加人力僱用,擴散指數續揚至61.7%。
       2020年下半年製造業採購價格指數中斷自2019上半年以來連續3期的下降轉為上升(高於50.0%),指數躍升28.3個百分點至70.0%。截至2021年12月製造業之採購價格指數已連續三期呈現上升,且業者預估2022年上半年採購價格將持續較2021下半年上升,指數為69.3%。
非製造業2021下半年後營運狀況持續好轉(指數高於50.0%),且優於2021上半預期,指數為70.4%,與2021年6月預期擴散指數(45.8%)差距達24.6個百分點。非製造業更預估2022年上半年營運狀況將較2021下半年再好轉,指數為62.9%。
       國內2021年5月疫情進入三級警戒,非製造業2021上半年原預估下半年利潤率將持續較上半年下降(指數低於50.0%),惟下半年利潤率表現優於上半年預期,指數轉為上升(指數高於50.0%),攀升9.1個百分點至55.4%,且非製造業預估2022上半年利潤率還將持續好轉上升,指數為55.2%。
       儘管非製造業之利潤率多呈現下降(低於50.0%),但僱用人數指數多呈現擴張。非製造業2021上半年雖持續增加人力僱用,指數為52.9%,惟擴散指數不如2020年底之預期,差距達4.4個百分點。惟2021下半年僱用人數持續較上半年擴張且優於預期,指數為57.7%。非製造業仍預估2022上半年將持續增加人力僱用,指數為60.2%。
       非製造業自2020下半年起,連續3期回報營業成本為上升(高於50.0%),且在2021年12月攀升至2015年非製造業營運展望調查以來最快上升速度,指數為73.8%。非製造業更預估2022上半年採購價格較2021下半年上升,擴散指數仍達69.6%。

二、2021全年與2020全年相比(廠商已實現狀況)
       製造業2021年全年營業收入優於上半年(2021年6月)之預期,採購價格與產能利用率增幅符合上半年預期。惟資本支出投入之規劃不如上半年預期,薪資費用增幅也高於上半年預期。2021年5月台灣進入疫情三級警戒,2021年上半年非製造業原預估營收與薪資費用都將呈現負成長,惟2021年下半年營收與資本支出表現皆優於上半年預期,2021年非製造業全年營業收入與資本支出較2020年分別增加7.88%與15.73%。惟薪資費用與採購價格增幅亦高於上半年預期,分別較2020年攀升4.04%與9.44%。服務收費價格則較2020年攀升3.5%。
三、當前營運狀況與總體經濟議題
1.
總經時事議題影響力
      2021下半年調查結果顯示,關注「肺炎疫情走勢」之製造業廠商相較2021上半年比例減少5.9個百分點,排名由上半年的第一降為第二。「航運缺櫃、交期攀升」躍升為2021下半年製造業者最關注的總經時事議題。「國際能源及原物料價格」排序則為第三。首次調查的「永續發展(ESG)、碳中和與淨零碳排」議題有超過三成業者勾選。上半年分別有四成與二成製造業者在意之「電力供應的穩定性」以及「供水穩定」,下半年勾選比例分別滑落至25.9%與8.1%。(詳表1)
       非製造業明顯較製造業者更關注「肺炎疫情走勢」,2021上下半年皆為非製造業廠商最關注的總經時事議題。2021下半年關注「勞動成本與人力資源短缺」之非製造業廠商相較2021上半年比例增加16.1個百分點,排序第二。肺炎疫情衝擊下,非製造業對其他議題重視程度相對降低,排序第二之後的總經時事議題勾選比例均在四成左右或更低。首次調查的「永續發展(ESG)、碳中和與淨零碳排」議題,約有25.0%非製造業者勾選。(詳表2)

2.國際政策實施或轉變對台灣產業之影響
       65.2%製造業已經或預期下列國際重大政策對公司經營獲利、訂單生產、客戶關係造成影響。關注政策選項排序前三名選項依序為「能耗雙控政策(限電令、碳中和目標等)」(88.1%)、「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6(金融業推動氣候、永續與碳減排融資,2050淨零排放、碳市場規則、再生能源)」(48.9%)與「Fit for 55(55套案,減碳限排、2030禁燃油車、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再生能源轉型)」(34.7%)。
       從產業別來看,中國大陸能耗雙控對製造業造成全面性影響,不少業者憂心缺電減碳可能使限電成為新常態,對供應鏈穩定與原物料價格造成波動與風險。各產業前三大影響政策都與能源、永續轉型有關。受影響之電子光學產業之業者中,近五成勾選「實體清單政策(AI、資安、稀土、高性能晶片、超級電腦等,需盤點含美技術並調整供應商、技術或用料)」。「2021年美國創新與競爭法案USICA(布局半導體、5G、原物料、航太產業)」,對化學暨生技醫療產業、電子暨光學產業、基礎原物料產業與電力暨機械設備產業皆有一定影響力,勾選比例皆在二成以上。(詳圖1)
       非製造業有40.2%業者已經或預期下列國際重大政策對公司經營獲利、訂單生產、客戶關係造成影響。關注政策選項排序前三名選項依序為「能耗雙控政策」(64.6%)、「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6」(60.4%)與「Fit for 55」(31.3%)。
3.
斷鏈、投資擴廠等產能利用率調查
       若以100%為公司的正常產能,全體製造業受訪企業之現行開工率平均為85.67%。其中26.7%的受訪製造業表示目前開工率維持或超過正常產能(超過100%),其比例遠高於往年。2021年12月開工率維持或超過正常產能之廠商佔各產業填答家數之比例,以基礎原物料產業(38.5%)最高,接續為電子暨光學產業(30.9%)、電力暨機械設備產業(25.7%)、化學暨生技醫療產業(23.7 %)、交通工具產業(20.0%)以及食品暨紡織產業(3.6%)。
       全體製造業約有40.0%受訪企業表示目前已達最佳或最大產能,其中有高達68.5%「已經」或「計畫」新增投資產線或產能。在「已經」或「計畫」新增投資產線或產能的廠商中,已或預計投入新產能「地點」依勾選比例依序為「台灣」(81.1%)、「中國」(25.7%)、「東協」(16.2%)與「美國」(6.8%)。已投產者,在上半年回報最快在2021年量產之比例超過五成(54.0%),但下半年回報於2021年量產之比例減少至12.5%,而預計在2022上半年量產者比例攀升至48.6%。(詳圖2)
       從投資地點來看,除部分化學暨生技醫療業者受限台灣環評因素外,各產業有投資意願的業者皆有超過七成選擇台灣。有意願擴產之交通工具業者,全數皆有將台灣列入選項。有擴產意願的化學暨生技醫療、電子暨光學與電力暨機械設備業者中,25.0%~50.0%業者評估投產中國。與2021年上半年調查相比,雖然台灣仍是最多人考量之設廠地點,但評估投入中國與東協之比例明顯較上半年增加,分別由上半年的20.6%與9.5%攀升至25.7%與16.2%。
       製造業有60.0%的廠商「未」達到最佳/最大產能。依勾選比例前三依序為「供應斷鏈或原料缺貨」(51.2%)、「訂單或服務需求量不足」(50.0%)與「貨運不暢、缺櫃」(42.0%)。從各產業來看其主要原因則各不相同,2021年上半年「供應斷鏈」是化學暨生技醫療與基礎原物料業者「未」達到最佳/最大產能之主因,但下半年勾選比例較上半年減少一半以上,反而勾選「訂單/服務需求量不足」者分別攀升升至七成與五成業者勾選。2021下半年「未」達到最佳/最大產能之化學暨生技醫療、基礎原物料與電力暨機械設備產業,回報「需求增加為短期因素/產品售價仍不足維持最佳稼動率」的業者占比皆較上半年攀升,比例約在15%~20%左右。電力暨機械設備產業回報對「未來不確定而主動不增加」產能者下半年比例較上半年攀升一倍,由14.8%攀升至30.8%。(詳表3)
       2021年上半年與下半年,「供應斷鏈或原料缺貨」皆是電子暨光學、交通工具與電力暨機械設備產業產能未達滿載的主因,未達最佳產能之業者中皆有超過六成勾選。惟電子暨光學產業「未」達最大產能者,回報「訂單/服務需求量不足」的比重由上半年的40.0%攀升至50.8%。交通工具產業未達最大產能者回報「需求增加為短期因素/產品售價仍不足維持最佳稼動率」的比例由上半年的0%攀升至下半年的21.4%。食品暨紡織產業2021下半年分別有27.8%與33.3%回報因「供應斷鏈或原料缺貨」與「貨運不暢缺櫃」之比例遠高於上半年。惟下半年「成本攀升」才是食品暨紡織產業產能無法滿載的最大主因,勾選比例達55.6%。

4.漲價頻率與轉嫁能力
       製造業廠商98.5%其「主要供應商」有調漲或預告漲價,僅1.5%未漲價亦未預告調漲。其中,高達63.7%製造業廠商反映其供應商「已漲價並預告再漲價」。惟漲價在製造業是可全部或部份轉嫁的,面臨供應商調漲或預告漲價之製造業中,79.7%表示可於半年內部份轉嫁,7.5%業者表示可完全轉嫁,僅12.8%表示無法轉嫁。(詳表4)
       相對製造業98.5%表示「主要供應商」有調漲或預告漲價,且其中僅12.8%表示無法轉嫁。內需為主之非製造業相對沒有轉嫁能力,僅59.0%表示供應商已或預告漲價,且其中有近二成(19.2%)非製造業者表示面對漲價完全沒有轉嫁客戶的能力。面對漲價趨勢的非製造業者中,僅9.9%表示能完全轉嫁。(詳表5)

5.預期通膨與持續時間
       超過六成(60.7%)製造業經理人認為物價攀升的情況將不會超過2022年第二季,僅11.5%認為將延續到2023年以後。51.1%製造業認為2022年全年CPI在2%以下,33.7%預估2022年全年CPI在2%~3%間。僅約15.0%預估2022年全年CPI在3%以上。
       相對製造業超過六成(60.7%) 經理人認為物價攀升的情況將不會超過2022年第二季,非製造業約有54.8%認為無價攀升情況將延續到2022年第三季以後。52.7%非製造業認為2022年全年CPI在2%以下,35.1%預估2022年全年CPI在2%~3%間。僅約12.2%預估2022年全年CPI在3%以上。
6.
存貨政策、重複下單、延單、取消訂單
       與2021上半年相比,2021下半年全體製造業中有46.7%廠商回報整體存貨量增加,但比例已較上半年下降8.0個百分點。尤其化學暨生技醫療產業與電子暨光學產業回答增加之廠商比例明顯下降。儘管供應商交貨時間持續攀升,惟下半年製造業回報減少公司整體存貨量的比例由4.5%攀升至13.0%。
       2021下半年製造業在長短料問題嚴重,惟「特定存貨品項」之採購存貨政策開始分歧。例如因應原物料價格高漲,38.5%製造業追價而提前拉貨,但仍有15.6%表示進貨成本過高而減少特定品項存貨。製造業有10.0%表示因疫後需求回溫致訂單透明度增加,但仍有11.1%認為疫後需求趨緩訂單透明度下降而減少存貨。約有12%~15%非製造業增加特定品項存貨是因為長短料被動堆積、延單或客戶下單速度趨緩所致。(詳表6)
       全體製造業中有19.3%認為同業重複下單的情況為「有點嚴重」或「非常嚴重」。重複下單的比重集中在電子暨光學產業,三成(30.0%)認為同業中存在「有點嚴重」或「非常嚴重」的重複下單現象。交通工具與電力暨機械業者分別也有20.0%與20.0%業者回報重複下單情況嚴重。
      
三級疫情警戒下產業現況與營收衝擊預期全體非製造業者因2021年五月起三級疫情警戒第三季營收或業務量平均減幅高達5.9%,並預估第四季平均減幅為2.21%。為因應疫情帶來供應中斷衝擊、消費形態改變等趨勢,非製造業約有52.5%已或計劃因應投入轉型。轉型形式依勾選比例前三依序「數位轉型」(61.1%)、「開發新產品或多元化產品」(54.8%)與「加強培育人才與研發團隊」(54.0%)。(詳圖3、表7)
展望未來一年營運製造業與非製造業皆認為未來一年營運展望將較目前佳,擴散指數分別為69.3%與67.9%。
發布日期:110-12-30

  • 相關檔案
    1. 2021下半年營運展望調查新聞稿
    2. 2021年下半年臺灣採購經理人營運展望調查重點簡報
:::
開啟選單 關閉選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