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手機版選單

行政院組織改造(行政院組織調整後續推動業務自105年7月16日移至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辦理)
:::

組改法案與配套

列印圖示
資訊改造簡介

一、 資訊改造內涵描述

資訊改造分為兩個策略主軸,一策略主軸為因應組織調整之資訊作業調整(transition),另一策略主軸為資訊價值向上提升(transformation),兩者均包含重要之資訊改造核心議題,分述如下。

資訊計畫調整及組織人力

(一)目標

資訊組織及人力順利移轉。

建立彈性靈活之資訊組織與治理架構。

建立合理彈性的資訊組織人力,提升資訊人力價值。

提升資訊人力核心職能。

資訊參與業務發展,讓資訊與業務單位成為夥伴關係。

建立政府資訊統籌規劃管理單位。

(二)策略面

原則

(1)資訊人力與組織集中優於分散。

(2)部會資訊長應由政務副首長兼任並督導資訊業務。

(3)全國資訊政策規劃與研究,執行面事項則指派適當機關或成立資訊服務組織。

(4)不負責資訊產業政策。

(5)以Shared Service與委外服務降低營運成本。

(6)統合各部會支援辦理e化外交及國際資訊合作事宜。

(7)提升組織效能以服務為導向(service oriented)。

(8)透過資訊社群推動跨組織資訊融合。

(9)推動資訊人力、資訊職能發展/教育訓練,並促進政府資訊人力轉型。

(10)以資訊為手段協助達成行政院施政目標。


重點工作

(1)依據「各機關組織調整規劃報告通案共同辦理事項結論」草擬資訊組織設立及人力配置原則。

(2)成立核心工作圈。

(3)舉辦機關首長策略營活動。

(4)草擬資訊組織人力分項推動計畫。

(5)資訊組織與人力調查。

(6)研訂政府機關資訊管理職能地圖。

(7)辦理資訊人員策勵營。

(8)法案通過後及啟動日前辦理資訊人力職能訓練。

(9)設立資訊人力心理輔導諮詢專線

資訊安全

(一)目標

集中規劃設計,分散建置管理。

資安無間隙。

維持機關資訊系統正常運作。

穩固安全的資訊環境。

(1)強化政府網路安全服務。

(2)以部會為主軸之資訊基礎建設。

(3)健全各機關資訊設施管理。

(4)應用系統使用安全無虞。

提升使用者資通安全意識與認知。


(二)策略面

原則

(1)集中規劃設計,分散建置管理。

(2)資安無間隙。

(3)管理為主,工具為輔。

(4)充實資安教育,推動資安評鑑;成立資安顧問團,輔導及管考併進。

(5)設置資安處理專責單位,規劃完善資安策略。

重點工作

(1)進行有關資安設施之資訊資源調查。

(2)各活動圈規劃資安議題之規劃與溝通。

(3)前瞻性資安議題發展規劃。

(4)建置完善資訊安全管理制度。

(5)資安專業技術訓練。

(6)資安一般認知教育訓練。

(7)成立資安顧問團。

政府網站

(一)目標

對外網站服務無接縫移轉。

以新入口網站提供整合性及多元之資訊服務。

高效率低成本的網站維運。

友善易用的政府網站。

與國際接軌的資訊服務。

保持國際評比佳績。

(二)策略面

原則

(1)網站對外服務不中斷。

(2)建構集中式入口網站,整合對民眾之服務。

(3)方便簡單使用的網站介面。

(4)與國際接軌的資訊應用與服務。

重點工作

(1)對外網站資源調查。

(2)有效整理及分類網站資料。

(3)辦理網站規劃人員研習會。

(4)定期辦理民眾滿意度調查。


資訊資產及電子檔案管理

(一)目標

1、所有單位人員,資訊資產與電子檔案同步到位運作。

2、在有限資訊預算下有效使用現有的資訊資產。

3、資訊服務需無接縫移轉。

4、軟體合法使用。

5、建立橫向協調及支援機制。

6、知識文件的傳承與延續。

7、資訊資產最適分配及移轉。

8、提升資訊資產利用率。

(二)策略面

原則

(1)以新的組織架構下,協商最適之資訊資產與檔案移轉策略。

(2)對外服務不中斷。

(3)訂定各項資訊資產與電子檔案相關計畫及清冊。

(4)軟體合法使用。

(5)接收優於採購。

(6)知識文件電子檔案分類管理。

(7)配合辦公廳舍搬遷作業、國家資產盤點、組織及人力、資安、內外網路通訊分組、配合共同性及業務系統、行政知識分類推廣計畫等項,辦理本組相關作業。

(8)以業務歸屬作為資訊資產移轉之考量之依據。

(9)資訊資產移轉後多餘的資訊資產應釋出給不足之機關。

重點工作

(1)訂定最適之資訊資產與檔案移轉策略方針。

(2)提供各機關前置作業諮詢輔導及教育訓練。

(3)尋找建立電子檔案的方法。

(4)訂正資訊資產及電子檔案各項計畫內容及清冊清單。

(5)建立機關多餘資產再分配機制。

共同性行政資訊系統

(一)目標

資訊系統順利過渡,正常運作。

資訊系統整合與流程再造。

效能加倍,成本減半。

(二)策略面

原則

(1)選擇適用性最高系統再行增修。

(2)以最低經費完成系統移轉。

(3)使系統功能可符合96年1月1日之業務需要。

(4)明定主管機關。

(5)訂定一致性規範(包含:處理程序、權責區分、文件格式、例外處理原則、安全稽核)。

(6)系統調查、分類、遴選。

(7)現有系統微幅調整以提供更多機關使用。

(8)現有系統建立一致性界面。

(9)提供教育訓練。

(10)優先選用原有系統。

(11)流程改造、由繁而簡。

(12)運用新技術。

(13)支援決策資訊。

(14)建立共同模組。

(15)線上審核,達到無紙化。

重點工作

(1)原機關完成現有資訊系統相關資料準備。

(2)原機關人員專長資料提供。

(3)組成籌劃小組進行共同性系統評估。

(4)組成新系統維運權責小組。

(5)擬訂工作項目及時程。

資訊基礎設施與內外網路通訊

(一)目標

96年1月1日各機關網路服務無接縫移轉,網路服務不中斷。

提供穩固安全的網路環境。

為民服務與內部網路效能的品質保證。

發展網路移轉及營運策略。

配合新組織調整網路架構,建構網路新環境。

網路資源充份整併,有效運用。

(二)策略面

原則

(1)簡單、有效、且安全的網路調整策略。

(2)各機關網路的階段性的整併策略。

(3)有計畫的網路建構成本控制策略。

(4)網路基礎及應用服務(GSN)過度時期新舊併存,先建後拆。

(5)集中管理,分散處理,由上而下,先規劃再建置。

(6)對外服務不中斷。

(7)先虛擬後實體。

重點工作

(1)配合組織型態訂定內、外網轉移規範與SOP。

(2)進行網路資源調查與評估。

(3)評估與確認新機關的外網規模與架構。

(4)整體規劃與分配IP位址完成網路及各節點規劃。

(5)整體規劃網路及各節點VLAN建置。

(6)辦理相關網路技術教育訓練。

(7)規劃資訊基礎建設架構。

(8)規劃技術移轉方法。

(9)與業者簽訂SLA。

(10)必要時調度專案預算因應。

成立各核心工作圈及發展各項作業,並依政府改造進程採滾動方式進行。

發布日期:103-01-22

:::
開啟選單 關閉選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