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新村樂遊景點介紹
中興新村位於南投縣南投市,1957年仿英國倫敦新市鎮的概念,將辦公區與住宅區結合在一起,村內種植大量的樹木處處公園綠地和濃濃的樹蔭,是臺灣首創的花園城市,這裡是一個讓人嚮往樂活的寶地,處處是美景處處是打卡景點,有現代化的設備以及具有年代的建築物及房舍,在假日到此走一趟是很好的選擇。
臺灣省政府大樓
顧士洋先生攝
|
|
臺灣省政府於民國46年6月29日正式遷入中興新村,位居虎山山麓,大樓面朝西南方向,左右兩側是合署辦公各廳、處,便於指揮、協調與聯繫溝通,並能儘速達成政策以提高行政效率。民國59年為紀念 國父誕辰,復於省府大樓前景觀綠地處,塑造國父坐像一尊,以示景仰,也代表臺灣省政府奉行 國父遺教與建設三民主義模範省之深遠意義。南投縣政府並於民國100年5月13日將臺灣省政府大樓登錄為縣定古蹟。
椰林道及荷花香
省府路旁、荷花池畔的椰林大道,正是進入中興新村的迎賓大道,全長約500公尺。兩側高大的椰子樹就像是英姿挺拔的衛兵,正熱烈歡迎您的蒞臨,椰子樹下,緊傍著荷花相伴,是社區民眾及遊客休閒散心的景觀步道,尤其到了夏天荷花盛開,更是吸引拍照留影的人群。中興新村大門前的荷花,與北部桃園縣觀音鄉、南部臺南市白河區的荷花相互媲美,是全國北、中、南三大賞荷景點。尤其到了夏日五、六月間,荷花綻放、如畫如詩,也成為攝影師、畫家及遊客等爭相捕捉的畫面,漫步於荷花池畔,會讓人精神愉快、心曠神怡。
椰林大道上,近幾年也開設了幾家景觀特色餐廳,例如松濤園、蓮花茶坊、荷緣素食養生餐館等,據了解,由於椰林荷花的美麗景緻吸引了這些餐廳的設立。每家餐廳都有不同的主題風格,優美的庭園規劃,充滿特色的外觀設計,遊客到此旅遊,可一邊品嚐美食、一邊欣賞美景,休閒快意享受假日時光。
中興新村牌樓
顧士洋先生攝
|
|
中興新村牌樓是中興新村的門戶景觀,也是進入中興新村的指標,跨進這座雙十造型牌樓,宛如進入一片綠色的桃花源世界。因為中興新村整體都市設計,係參仿英國倫敦「新市鎮」創建模式設計建造完成,為辦公與住宅合一之田園式行政社區,村內花木扶疏、綠意盎然,顯得整潔、靜謐與溫馨,牌樓內外的氛圍相互襯映、引人入勝。
中興新村圓環時鐘
進入了中興新村牌樓,首先映入眼前的是圓環時鐘,環繞著圓環是四通八達的馬路,從右邊算起,依序是中正路(可直通南投市)、光華路(沿路機關及學校林立,精省前為施政重心之所在) 、直行省府路的盡頭即為省府大樓,指揮協調所屬各廳處業務,圓環左邊是虎山路(可直達草屯地區),便利的交通也提高了行政效率。在景觀圓環中間的時鐘基座,四面都嵌入時鐘,似乎在提醒著村內的公僕及往來的民眾,時間分分秒秒流逝,大家要珍惜時間、把握光陰。據說,此處也是青年情侶約會的地標。
值得一提的是,民國88年9月21日,中興新村經歷了芮氏規模7.3級的九二一大地震的天搖地動,傾斜的時鐘也正停留在那驚心動魄的一瞬間(凌晨1時47分)。
江南荷園風光
顧士洋先生攝
|
|
與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臺灣省政資料館比鄰的「荷園」接待所,荷塘蛙鳴,青草翠郁,具有傳統閩南建築的特色,有池塘、垂柳、小橋、流水、綠荷紅花等的江南風光景緻,寧靜而優雅。荷園接待所並設有總統及副總統套房,多任總統、副總統、行政院長部會首長等都曾蒞臨住宿,這些長官們都盛讚荷園清幽宜人、雅潔舒適,園中小徑、落花曲折有致。
921紀念公園
921紀念公園位於臺灣省政府大樓旁,原為財政廳、主計處、民政廳及社會處合署辦公廳處,經過921大地震的天搖地動,廳舍化成廢墟,為了表達對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原地興建為感恩紀念公園,園內綠茵草皮,春風微微,是一處開放懷想的空間。每逢假日,在綠油油的草地上,也吸引了許多放風箏、丟飛盤人潮。許多遊客及附近民眾,扶老攜幼,全家出動在此度過歡樂的假日。
虎山健康步道
虎山健康(登山)步道,位於臺灣省政府大樓後方,沿途皆有指標導引,步道的兩旁皆有高大的樹木遮蔭,空氣清新、舒適宜人。因此每天清晨,附近的民眾總是喜歡到此登山健身,到了山上制高點的平坦廣場上,成群的民眾團練太極拳、或養生健康操,溫馨而熱鬧。許多遊客也喜愛到此健行,享受著芬多精的氣息。尤其是來到了最高點,視野極佳,登高遠望,可以俯瞰綿延的八卦山、草屯市區、南崗工業區及整個中興新村全貌,美景盡收眼前。走完一圈虎山健康步道,不但可以運動強身,還兼具洗滌心靈的療效。
39號防空洞(虎山防空洞)
臺灣省政府戰備防空洞,是民國46年間,省政府從臺北疏遷中興新村,為應戰備需要,利用虎山建造躲避空襲之伏地堡,以作為戰時行政指揮中心,俗稱為防空洞。
防空洞主體沿虎山西麓,毗鄰中興新村環山路開鑿,有六個出入口,依地形闢建約80至90公尺深,通道寬2.6公尺、高2.8公尺、長1500公尺,彼此貫穿,以助空氣流通;並在山腰约120至160公尺等高線處,立排氣抽風口數座及瞭望塔一座,洞內可容避難人員3000餘人,以備戰時辦公及避難之需。山洞外觀,鬱鬱蒼蒼、入口掩映森森林木間、十分隱密。且為備戰需求,省府成立經動會、防護團,每年動員演習,深入洞內應變,至民國80年乃止。
防空洞經歷了50年歲月變遷,可惜於民國88年921地震時,因位處於地震斷層帶,內部結構及設備受損嚴重,遂封閉停用。
百年茄苳老樹
位於環山路上(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中興院區對面)的這棵高達350年樹齡的茄苳老樹,曾為許多勞苦功高、建設中興新村的前輩們遮蔭乘涼。據知,在民國44年間,奉派前來中部規劃省府從台北疏遷到中興新村事宜的嚴家淦、謝東閔、鄭彥棻先生等人,就是靠這棵樹的遮蔭,席地商討疏遷方案,並選擇最佳的省府地點,因此老茄苳可說是省府疏遷執行的幕後英雄,如今更成為中興新村過去、現在、未來的守護見證者,甚具歷史紀念意義。
白色中興會堂(包括操場龍柏群及榕樹群)
中興會堂為一棟二樓巴洛克式建築物,民國48年啟用,為省府集會及接待外賓、元首之場所,是中興新村代表性的地標,本建築具歷史意義及觀光價值外,其浪漫、典雅之白色三角尖頂式的建築外觀,配以周圍茂盛翠綠龍柏林木,令人流連忘返,成為遊客拍照留念的焦點鏡頭。
會堂前面闢有一大廣場,廣場下面依序連接著先總統 蔣公雕像(於民國65年4月4日,為紀念先總統 蔣公逝世周年所建置),司令台及半圓弧形看台並緊接著升旗台與運動場,再往下則為籃球、網球場,這是以往每年省府員工運動會的場地。這偌大的空間,集合了休閒、娛樂、運動及文康等各項設施,功能完備。
除了蒼勁茂密的龍柏樹叢之外,在操場與球場邊緣,有一排樹齡超過50年的老榕樹,茂密的榕樹群,每到夏天就是乘涼避暑的最佳去處。每棵老榕樹都有粗壯厚實的樹幹,樹根盤根錯節形成一幅奇特景象,當地的老人小孩常到這裡休息乘涼,屹立不搖的榕樹群不但提供了遮蔽烈日的效果,隨著時代變遷,無形中也像是見證了中興新村的歷史演進。
街廓囊底路
中興新村整體「新市鎮」規劃,係為辦公與住宅合一之田園式行政社區,社區內巷道採囊底路(是參採西方國家都市規劃整體大街廓計畫而來,係指只有一個出入口的路段或活動空間,通常在封閉的一端設有『迴車空間』)設計,易形成敦親睦鄰守望相助的濃厚情誼,突顯強烈的社區意識。社區內的住戶,會依個人喜好植花造景,形成美麗的景觀。
特別是在光華二路二街的住家都很熱心,愛花惜花,大家齊心協力,在圓環內種植九重葛,它的花期長久、四季長青,每到夏天花群密集的旺季,各種顏色花瓣綻放,相互爭艷,更是一片花團錦簇,來到中興新村,千萬不能錯過這個秘密花園。
三大綠色隧道(中正路菩提樹大道、光榮東路一街白千層大道及光榮北路樟樹大道)
中正路上菩提樹道
|
光榮東路一街白千層道
|
光榮北路樟樹大道
|
|
中興新村建築物規劃整齊有序,處處草坪和濃濃樹蔭,花草扶疏並修剪得渾然天成,每條道路宛如是綠色隧道,是民眾休閒旅遊、踏青、騎腳踏車吸收芬多精的好去處,也吸引許多婚紗業者到此取景,其中三條不同景觀的綠色隧道,最受民眾青睞。
其一為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省政資料館前中正路上的菩提樹(Botree,學名
Ficus religiosa Linn.),菩提樹雖然跟榕樹是同胞兄弟,但是它並不是終年常綠,也不在冬天落葉。它的習性相當特殊,當初夏陽光轉強,許多樹木綠葉成蔭的時候,它才迅速地讓老葉掉得精光,然後又立即發出新芽﹔幼葉起初呈淡淡的紫紅,一副清新可人的模樣,接著一片黃綠,再轉為深深的翠綠,景觀的變化十分迷人,隨著季節的交替,展現出不同的生命力之美。
其二是光榮東路一街白千層(Pune-tree,學名
Melaleuca leucadendra Linn.)行道樹,樹齡約50年,白千層係為中大喬木,樹皮褐灰白色,似麟層狀,樹皮去掉一層又有一層,故叫白千層。詳細觀看常有樹抱樹、樹中樹、大樹抱小樹、小樹抱大樹…等尉為奇觀,頗值佇足觀賞。
最後是光榮北路上兩排大樟樹(Comphor Tree,學名
Cinnamomum camphora (L.) Presl.)組成的綠色隧道,樹姿挺拔、枝葉蒼翠,不管是悠遊漫步其中或騎著腳踏車迎風前進,都會感到涼爽宜人,深受遊客喜愛,可與集集小鎮的綠色隧道相互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