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外界誤解雙語政策的推動方式,國家發展委員會今(14)日再次說明,政府推動雙語政策,係為使國人具備通行國際之英語能力,進而提升台灣人才及產業國際競爭力,並不會因此影響母語(國家語言)推動。行政院已於2022年成立「國家語言推動會報」,由行政院院長擔任召集人,並核定「推動國家語言整體發展方案」將於2022年起,5年內投入3百餘億元經費,並無偏重英語或英語優先之情況。各地方政府對於雙語政策之推動亦高度支持。
台灣近年因民主自由、防疫表現、產業競爭力等層面表現亮眼,屢屢受到國際矚目,國際供應鏈重組及地緣政治因素皆強化台灣與國際接軌的能力。雙語政策為中央及縣市政府共同推動支持之政策,對於全民英語力提升實有助益,考量雙語政策具有普遍性、持續性、公益性及專業性,將設置行政法人確保長期穩定推動。
國發會強調,雙語政策推出後,受到各縣市政府的大力支持,直轄市尤其加碼推動,如台北市於2022年宣布雙語政策白皮書,目標2026年前210間北市國中小全雙語;新北市於2020年宣布「2030新北雙語城」,目標2030年全市學校皆有雙語課程;桃園市今(2023)年宣布教育政策納入「數位科技、雙語國際」;台中市及台南市成立雙語教育資源中心,提供各校雙語教育所需資源及教材;台南市宣布2024年預計達到「校校皆為雙語試行學校」;高雄市宣布推動「校校有雙語」,且與AIT合作打造「雙語教育培訓基地」。而其他縣市政府,包含基隆市、新竹縣市、苗栗縣、彰化縣、雲林縣、南投縣、嘉義縣市、宜蘭縣、屏東縣等都將雙語教育納入教育政策積極推動。期待中央地方齊合作,推動雙語政策。(縣市政府雙語政策整理請見附表)
有關媒體報導對於雙語政策多所誤解,國發會特此說明:
一、雙語政策「不會」將英語作為國家語言或官方語言
政府推動雙語政策,係為提升台灣競爭力,使國人具備通行國際之英語能力、提升台灣人才及產業國際競爭力,強化台灣與國際鏈結與交流之能力,與國家語言政策為促進國家語言之傳承、復振及發展之意義不同,更無將英語列為國家語言或是優先語言之意。
二、學習外語「不」排擠學習母語的資源
政府持續推動母語(國家語言),2019年立法院通過《國家語言發展法》,行政院2022年成立「國家語言推動會報」,由行政院院長擔任召集人,並核定「推動國家語言整體發展方案」將於2022年起,5年內投入3百餘億元經費,繼續充實台語、客語、原住民族語等語言的師資及學生多元學習的機會,且自111學年度開始,相關國家語言已列入中小學的必修課程;此外,在學校之外,更要創造生活化的國家語言環境,讓下一代在生活中學習母語,傳承國家語言。
三、推動雙語政策「不」影響學生學習其他課程權益及資源
針對高中以下國教,政府並未因推動雙語政策而修改108課綱,僅在「課綱之外」增加學生學英語的機會,並增加英語的學習助理協助教學現場,絕非要全面用英語講授課程。雙語政策經費全數由「前瞻特別預算」支應,額外加碼協助各縣市政府及大專院校推動,並無排擠原有國教或高教預算的情況。
四、設立雙語法人「不」疊床架屋、具有高度專業性
目前教育部與各雙語政策具有普遍性、持續性、公益性及專業性,設置行政法人可長期穩定推動。
此雙語法人未來將會有六大任務:協助外籍英語教學助理(ELTA)政策的媒合及調度、雙語教育的教材設計與師資培育、數位雙語教育的資源整合及開發、專業領域英語培力及檢定的設計與推廣、提升公務人員英語力及強化國際交流。
未來不論是地方政府或機構,可透過機制與此雙語法人協力合作,共同創造更好的雙語學習環境;而此法人也將會與各界合作,協助提升台灣民眾專業領域英語力。
五、已規劃多元管道減輕教育現場負擔
教育部已採取多管齊下的方法來強化師資能量,包含於培育本國師資之過程強化英語訓練,並對有意願進修之現任教師提供免費英語培訓課程、協助減輕雙語教師的行政負擔;針對能量不足之英語教師缺額,採招聘國外合格師資以因應,並引進教學助理來協助教學現場的英語培力。
六、加碼推動弭平偏鄉資源落差
針對偏鄉資源落差,教育部將補助偏遠地區學校購置平板電腦、媒合國內大學生遠距陪伴偏遠地區國小學生學習、穩定偏鄉師資來源與精進教師知能,進而改善過去因家庭資歷而缺乏英語學習機會之現象,藉由政府推動雙語教育,使資源不足區域獲得更多英語學習資源。
以前瞻特別預算雙語政策(110年至今)撥給地方政府之經費為例,從每人均獲配預算數排名前十之縣市分布,確實有達到扶助資源較少縣市,促進區域均衡之政策目的。
排序 |
縣市 |
排序 |
縣市 |
1 |
連江縣 |
6 |
南投縣 |
2 |
澎湖縣 |
7 |
嘉義縣 |
3 |
台東縣 |
8 |
雲林縣 |
4 |
花蓮縣 |
9 |
嘉義市 |
5 |
金門縣 |
10 |
屏東縣 |
表︰各縣市獲得前瞻經費人均排名
七、積極導正推動雙語導致各地教甄偏重英語現象
教育部針對部分學校採取較為激進的方式,已發函各級學校,要求政府政策須有一致性;教育部長也親自多次向各學校進行說明,以抑制甄選刻意偏重英語之現象。
聯絡人:綜合規劃處張惠娟處長
聯絡電話:02-2316-5910
附表︰各地方政府雙語政策推動情形
縣市 |
雙語推動學校數 |
高中雙語實驗班 |
縣市雙語政策 |
台北市 |
79 |
5 |
2022.1.10柯文哲市長宣布雙語教育白皮書,2026年前210間北市國中小全雙語將全部轉型為雙語課程學校 |
新北市 |
105 |
6 |
2020.8.21侯友宜市長宣布打造「2030新北雙語城」,2030年全市學校皆有雙語課程 |
桃園市 |
81 |
5 |
2023.2.23張善政市長與教育局長劉仲成宣布桃園教育政策方向為「數位科技、雙語國際、創新永續、人文友善」 |
台中市 |
152 |
7 |
2021年成立「雙語教育資源中心」與「英語教學資源中心」、2022年台中市教育局舉辦雙語教育成果博覽會,宣布台中參與雙語教學學校數及外師數全台第一 |
台南市 |
83 |
5 |
2021.10黃偉哲市長宣布台南率先成立「雙語暨英語教育資源中心」及「雙語輔導團」(協助各校開發課程包)
2022.11宣布預計2024年達到200多所中小學「校校皆為雙語試行學校」目標 |
高雄市 |
348 |
7 |
2021.5陳其邁市長宣布推動「校校有雙語」,打造348所學校口說環境,並與教育部、AIT、中山大學及文藻大學成立「雙語教育培訓基地」,提供全英語教育訓練資源 |
基隆市 |
20 |
3 |
2022林右昌市長宣布推動「區區有雙語學校」、「校校推行沉浸式英語教學」,營造浸潤式雙語教學環境 |
新竹縣市 |
71 |
31 |
2022.12高虹安市長與新竹縣市教育界人士交流,雙語教育推展上,將降低師資負擔與教案準備及師資培育,盼協助在地大學與國中小師資配合。
2022.11楊文科縣長競選提出「雙語培育邁向國際」,辦理雙語教學師資培力課程、認證及引進外師,預計2024年前完成全縣在職教師通過初階認證比率達100%。 |
苗栗縣 |
18 |
- |
2023.3.13鍾東錦縣長率團赴新加坡考察雙語教育,並表示要讓苗栗學子從小培養與世界做朋友的能力,從文化、產業等不同層面,營造雙語學習環境,學生在強化英語能力後,能在生活及職場中持續運用,進而走向世界、邁向國際。 |
彰化縣 |
9 |
2 |
2022.11湖北國小成立彰化第一所「科技暨雙語教室湖北探索館」。並成立兩間英語AI智慧學習中心,舉辦英語AI智慧冬令營活動 |
南投縣 |
15 |
1 |
許淑華縣長2023年新春團拜表示,上任前提出「領投發展」、「全齡宜居」、「創新永續」3大主軸政見,內含10大施政重點,無論是垃圾去化、交通建設、農業發展及雙語教育等措施,她與縣府團隊都會加緊腳步落實推動。 |
雲林縣 |
8 |
1 |
2022.10張麗善縣長宣布競選「十大教育願景」政見,要推動雙語教學,培養國際競爭力 |
嘉義市 |
27 |
1 |
2021.11黃敏惠市長宣布110年是嘉義市雙語教育元年,並舉辦「全市英語日」活動。 |
嘉義縣 |
17 |
2 |
2021.09縣府與傅爾布萊特學術交流基金會合作,引進8名美籍英語協同教學助理,讓各國中都有外師資源。 |
屏東縣 |
89 |
3 |
2020.11潘孟安縣長宣布選定48所示範學校外師巡迴教學,2021年達到全線國中小有英語外師教學目標。
成立屏東縣國際教育暨英語教學資源中心 |
宜蘭縣 |
22 |
3 |
雙語教育列為宜蘭縣重要教育政策之一,縣內推出雙語教育學校星級認證,肯定學校營造雙語情境的努力。 |
花蓮縣 |
32 |
2 |
花蓮縣以2030年為目標,逐年逐校提升雙語比例,且每年編列400萬元補助40校,開設低年級口說英語課程。 |
台東縣 |
2 |
- |
台東縣推動建置英語情境教室巡迴車及融入生活化英語混齡教學課程,盼讓台東縣成為雙語城市。 |
澎湖縣 |
3 |
- |
2022.3澎湖致力於發展成為國際島嶼、海上明珠,英語會話能力相當重要,近2年澎湖外師人數成長近4倍,獲教育部補助外師人數全國最多,並成立10所雙語學校,澎湖連續3年國中英語會考成績逐年提升,並與AIT/ Fulbright 合作。 |
金門縣 |
4 |
- |
於110年與托福(TOEFL Primary)台灣區總代理公司簽約,替縣內全國小5年級學生施測托福,建立英語學習成就資料庫,為全國首例全縣市學生均參加托福檢測的縣市。 |
連江縣 |
5 |
- |
辦理走出馬祖-推動與台灣教學交流計畫,全縣五年級學生於每年 7月,至新北市英速魔法學院,進行為期一週的全美語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