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手機版選單

:::

新聞稿

列印圖示
加速行動支付普及,期帶動國內數位轉型,達成「一機在手,樂活台灣」目標

 

國家發展委員會 新聞稿

                                                                                                     

 

發布日期:107年9月13日
聯 絡 人:產業發展處處長詹方冠

聯絡電話: 316-5850

 

國家發展委員會於今(13)日第60次委員會議報告「加速行動支付普及推動策略與成果」,期帶動國內數位轉型,達成「一機在手,樂活台灣」的目標

 

國家發展委員會今(13)日於委員會議中提報「加速行動支付普及推動策略與成果」,國發會陳美伶主委感謝經濟部、金管會等13個機關共同推動行動支付發展,一年來已有具體成效,不僅中央、各縣市政府全面動起來,民間業者也響應推動,在食衣住行育樂各面向提供多元應用,形成便利的行動生活圈,預期今年普及率可望達到近5成[1]的新高。

國發會指出,政府透過三大主軸推動行動支付,包括擴大應用場域、加強體驗行銷及完備基礎環境。目前在交通場域部分,高鐵購票、14家國道休息區及全臺610座中油自營加油站已全面導入。水電帳單及房屋稅、所得稅等均已可使用行動支付繳納,天然氣費用亦將在近期導入。醫療院所方面已有臺大、長庚等17家近9成的醫學中心,文教場館如台中科博館、屏東海生館及故宮南北院等可使用行動支付。此外,財政部今年起針對小規模營業人提供租稅優惠,過去營業人每月銷售超過20萬元須課營業稅5%,現在僅須課稅1%,可望鼓勵更多小型商家導入行動支付。

在加強體驗行銷方面,政府積極與縣市政府及民間業者合作,透過大型活動加強推廣,如嘉義燈會、桃園農博、臺中花博等。同時,在全台重點場域舉辦行動支付活動,如去(106)年底於台北車站舉辦行動購物節,行動支付體驗人數逾上萬人。此外,財政部也整合電子發票及支付條碼等系統,讓民眾可以一次完成支付及發票歸戶,並增開雲端發票專屬獎項(提供20組百萬獎金),以提升民眾使用意願。

在完備基礎環境方面,由於民眾相當關心行動支付的安全性,經濟部已訂定行動應用APP基本檢測標準,國內主要支付工具如街口、歐付寶等皆已通過檢測,國發會也要求各機關開發之APP須通過檢測後,才能提供民眾下載使用。此外,金管會陸續開放生物特徵交易驗證等6項行動支付法規,經濟部也將於年底前發布行動票證端末設備感應標準,以增高交易便利性,並優化使用體驗。

國發會表示,為加速行動支付發展,不僅各部會都動起來,地方政府也積極推廣,例如雲嘉南共同推動無現金大學生活城、桃園推出行動市民卡、臺東發行TTPush臺東金幣、高雄推動QR Code搭乘捷運等。陳主委強調,除了政府部門的努力外,民間力量也非常重要,尤其民眾生活最常使用的便利商店,是促成行動支付普及的關鍵。很高興看到四大超商均已主動導入行動支付,目前全臺逾1萬間營業門市均可使用,可望加速行動支付的普及。

會中各部會也提出未來推動規劃,例如:農委會將於拍賣市場導入行動支付,並結合產銷履歷,讓價格資訊公開透明,以保障消費者及農民權益。教育部也將建立行動支付平台,協助學校與業者介接,以加速校園及周邊商圈導入行動支付。此外,交通部將透過計畫協助捷運及公車提供行動支付服務,民眾搭乘交通運輸將更為便利。另,通傳會將完善行動網路環境,如高鐵、台鐵等特殊場域,以及離島通訊較不穩定之地區,並強化偏鄉通訊品質。

陳主委期許各部會在規劃各項施政時,應把行動支付納入考量,如台中捷運藍線、浪漫台三線等計畫。國發會也正研擬「智慧政府」計畫,未來政府公共服務皆可線上完成。陳主委強調,行動支付不僅是支付,而是希望在支付的基礎上,建構完善的行動生活圈,希望早日達到只要一支智慧手機就能走遍臺灣的智慧國家目標。

 

 

 

[1]依資策會調查資料,行動支付普及率去(106)年為39.7%,較105年(24.4%)大幅成長,預期今年更將進一步增加至48.5%。

發布日期:107-09-13

  • 相關檔案
    1. 1070913國發會新聞稿-加速行動支付普及推動策略與成果
:::
開啟選單 關閉選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