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手機版選單

:::

新聞稿Rss

列印圖示
加強產業防疫工作,全力保障台灣供應鏈
發布單位:產業處發布日期:110-05-18 18:39
國發會今(18)日表示,為發揮台灣產業國際關鍵力量,確保海外訂單生產無虞,行政部門已依蘇院長日前產業防疫會議指示,協助產業加強防疫工作,如:成立防疫應變小組、建立人流管制、限制群聚性活動及加強外籍移工管理等措施。國發會主委龔明鑫表示,如能保障訂單及生產線穩定,不僅今年可望維持5%以上經濟成長,也是履行台灣對國際供應鏈的責任。

國發會龔主委今日偕同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政委及經濟部、科技部,向外界說明政府加強產業防疫措施。龔主委表示,目前疫情升級,從消費、投資、生產三個面向來看,短期而言,消費會受到衝擊,如疫情若可在6月前控制,影響GDP成長大概0.16個百分點;若疫情延至第三季,則會影響GDP成長0.53個百分點。不過因消費端影響疫情過後可望彌補,且行政院已通過2,100億元紓困預算,可增加經濟成長0.9個百分點,因此對整體經濟影響不大。加上投資方面目前無太大影響,故重點在維持生產製造端不受衝擊。尤其今年1-4月訂單維持30~40%的成長,維持出口動能不僅對台灣經濟成長很重要,也是我們對國際產業的責任。

行政院發言人羅政委及龔主委進一步表示,蘇院長於5月16日召開財經首長會議,研擬穩定股匯市措施後,隨即邀集科技部、經濟部、交通部等部會,召開產業防疫會議,在生產、物流及航運等方面都要加強防疫。除由經濟部提供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布「企業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疫情持續營運指引」供業者參考外,科技部也針對園區高科技產業,訂定「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科學園區廠區防疫措施參考作法」。

彙整兩部防疫指引,以及國內各大廠商的防疫作法,國發會針對新增防疫措施重點,說明如下:

一、   成立防疫應變小組

請公司成立防疫應變小組,並與科學園區或工業區管理單位加強橫向連繫,制定防疫辦法等各項工作,隨時掌握最新防疫資訊,檢討防疫對策,讓公司能持續營運並快速復原。

二、   強化人流及健康管理

包含公司員工、訪客、承攬商及供應商人員等,應建立體溫量測及篩檢機制,及建置異常人員管理措施。例如:

1.    廠區內全程戴⼝罩,未配戴開罰。
2.    管制⼀般訪客進入所有廠區。
3.    淸查居住疫情熱區員⼯名單。

三、   管制群聚性活動

相關措施包括調整企業辦公方式、交通車管制、用餐管制、會議、活動及訓練管制等。例如:
1.    法說會改線上電話會議辦理。
2.    實施分樓、分流、分廠等管制;不得跨區行動;公共空間全面關閉,並啟動分區上班以及分批居家上班。
3.    以視訊⽅式代替⾯對⾯會議,暫停跨廠交流。
4.    餐食一律改以便當發放,廠區暫停開放式餐飲。

四、   加強外籍移工管理

建立外籍同仁分組及防疫措施規劃、外籍移工自主健康管理與隔離措施宣導、外籍移工管理流程等機制。如:
1.    加強宿舍管理,降低外籍勞工相互接觸,上下班全部由交通車統一接送。
2.    限制或減少聚會及活動,分區分流管控,紀錄接觸史。

 面對外界關心我國半導體產業及相關產業是否有影響,經濟部表示於疫情警戒升級後,已啟動關懷窗口,並洽詢重點廠商,目前生產穩定且訂單未受影響。此外,我國ICT產業生產多為自動化,且早已因應國際品牌及客戶需求,採模組化生產,因此產品、人員、產線等均已落實分流。科技部亦表示,三大園區管理局已要求主要廠商訂好園區廠商防疫營運措施(Business Continuity Plan),以降低風險。

經濟部並表示,除於5月12日透過各產業公協會將「企業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疫情持續營運指引」提供其所屬會員廠商,加強宣導防疫措施外,也指定產業競爭力服務中心及全國62個工業區服務中心為製造業諮詢窗口,提供傳統產業及中小企業諮詢協助。科技部也說明,已要求科學園區內廠商成立防疫應變小組、進行分組分流分廠等措施,園區也設立疫情自主申報平台,提供廠商緊急事件、疫情通報,並進行產業衝擊分析調查及提供因應對策。另科學園區亦有保警中隊協助感染者送院治療、取締違反防疫規定者、加強園區內巡邏勤務並配合疫調。

行政院發言人羅政委強調,雖然目前面臨疫情、水情及電力等挑戰,但行政院已加強跨部會因應機制,可有效因應,加以國內經濟基本面良好,希望國人能對政府措施有信心,配合防疫工作,一起克服困難。
 
聯絡人:產業發展處詹方冠處長
辦公室電話:(02) 2316-5850
 

  • 相關檔案
    1. 1100518 國發會新聞稿-加強產業防疫 確保台灣生產
:::
開啟選單 關閉選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