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105年4月27日
聯 絡 人:羅清榮、林寶玉
聯絡電話:23165980、23165922
本案「邊境整合管理規劃構想」,透過整合各邊境管理機關掌握的各種風險因子並利用大數據分析,加強機關間橫向聯繫並與後市場管理聯結,形成一個安全的網絡,以完備我國現行邊境管理機制。本次委員會議認同本案規劃方向,將列入政府交接事項。
邊境整合管理(Coordinated Border Management, CBM)是藉由各邊境管理組織的協同合作,提升風險管理與篩選能力的機制,其概念的運用及架構的規劃已成為國際發展趨勢,並由世界關務組織(World Customs Organization,WCO)納入「全球貿易安全與便捷標準架構」第3大支柱。國發會表示,我國自98年行政院核定「優質經貿網絡計畫」後,持續落實「貿易便捷」、「貿易安全」及「智慧環境」等三大架構,惟其中「智慧環境」項下的「關港貿單一窗口」,在風險管理方面,跨機關間的資訊分享、整合功能仍有待提升。尤其在複雜多元的邊境管理環境下,如何兼具做好安全管理工作,並同時提供高效率的通關環境以利貿易發展,便成為重要的課題。
國發會表示,風險管理是CBM的重要項目之一,而我國目前在邊境管理實務運作上有待改善的問題包括:邊境管理機關資料訊息尚未整合加值利用、亦未整合運用一致的風險管理機制、邊境管理機關間的業務欠缺有系統的協力合作、以及邊境機關與後市場境內管理機關間未建立完善的連結機制等。此外,自100年起陸續出現塑化劑事件、順丁稀二酸化製澱粉及銅葉綠素違法添加油品、以及劣質豬油等食品安全等事件,也顯示我國在邊境進口管理與跨機關橫向聯繫方面仍有強化空間。
「邊境整合管理規劃構想」是以「整合邊境管理,提升便捷安全」為核心目標,透過海關及各簽審管理資訊系統所積聚的大量貨物進(轉)出口資訊,以及其他境內行政管理機關所擁有的管理資訊為基礎,運用大數據及風險篩選技術建立風險模型,以跨域治理的方式建立邊境整合管理作業機制,不僅維護全民安全,亦有利業者降低成本、提供產業供應鏈的安全環境。
依國發會規劃構想,在執行架構方面,包括邊境風險管理,以及與境內管理的聯結,共同形成安全的網絡機制。在實施範圍方面,初期以跨域治理需求較高的「毒品查緝」與「食品安全」為主要推動項目,並連結相關協調機關共同參與合作。在組織架構方面,建議設立「行政院CBM推動小組」,下設「行政院CBM專案工作小組」掌握內、外部與總體環境情勢,判斷及推動相關發展策略,並督導所屬3個分組的運作,導引各機關進行風險評估與鎖定風險目標、連結邊境與境內管理資訊,使各機關在邊境管理執法行動上取得一致。
國發會指出,推動貿易便捷與安全,是全球各主要經濟體貿易發展的共同趨勢。根據WCO國際實務經驗,完善的邊境管理計畫能強化資訊管理與整合、提供國內更有效率的風險評估與篩選方法、加強情資與實務運作間的聯繫,並能有效地達成「政府一體」的邊境管理目標。希望藉由本案的規劃構想引導我國在邊境風險管理機制上與國際接軌,以提升我國經貿環境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