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104年7月13日
聯 絡 人:郭翡玉、張明芳
聯絡電話:2316-5351、2316-5460
國家發展委員會於今(13)日第16次委員會議討論通過交通部陳報「觀光大國行動方案(104-107年)」,打造質量優化、創意加值、處處皆可觀光的千萬觀光大國。
發展觀光產業是最佳的綠色投資,過去幾年觀光整體收入由97年的3,713億元增加至7,426億元,佔國內GDP比率由97年的2.94%增加至103年4.65%,為國內創造可觀的經濟效益。然而,臺灣觀光發展面臨從「量變」轉型到「質變」的轉型契機,現階段發展重點在於「質的提升」。
因此,交通部規劃於104年到107年推動「觀光大國行動方案(104-107年)」,以「質量優化、價值提升」為核心理念,透過「優質觀光、特色觀光、智慧觀光、永續觀光」等4大執行策略,落實18項執行計畫,積極朝優化觀光產業及人才、推出特色旅遊景點及產品、引導智慧觀光加值應用、推廣綠色運輸及關懷旅遊,全方位提升臺灣觀光價值,提振國際觀光競爭力,預期107年時觀光整體收入可達新臺幣8,300億元。
依據世界觀光組織(UNWTO)推估,近年亞太地區旅客成長率約4%至5%,今(104)年1至5月來臺旅客成長率則達4.23%,預估今年將成為千萬國際旅客的觀光大國。各界長期關心我國境外觀光客來臺旅遊市場的人數增長部分,將以年平均成長率4.5%為整體挑戰目標。其中,透過多元開放、全球布局理念,鼓勵「非中國大陸市場」都能持續成長,盼年平均成長率能達到5.8%。
至於「中國大陸市場」部分,將落實總量管制政策,不再調增大陸觀光團配額上限,但將積極爭取高端團、優質團、部落觀光團,以及非觀光局主管的商務、醫美等高潛力旅客能持續成長,中國大陸市場年平均成長率部份將以約2.6%為目標,並透過積極落實配額控管及吸引高潛力旅客,來維護旅遊品質。
本方案致力於「質的提升」,在產業、人才、產品、服務等面向,以優質、特色、智慧、永續觀光為策略,推展臺灣的品質旅遊,並順應全球人口老化、關照弱勢的發展趨勢,推動關懷旅遊及綠色永續。在18項執行計畫中,有8項計畫,是延續既有施政成果並予檢討精進,主要在「優質觀光」、「特色觀光」項下的產業輔導、人才培訓、景點建設、產品包裝、國際行銷等計畫。
另外,有10項計畫是本次創新提出的,主要在「優質觀光」的旅行業品牌化計畫、旅宿業創新輔導計畫,「特色觀光」的特色觀光活動扶植計畫、高潛力客源開拓計畫,「智慧觀光」的臺灣好玩卡、I-center旅遊服務創新升級計畫(借問站)等,以及在「永續觀光」的旅宿業綠色服務計畫、無障礙及銀髮族旅遊推廣計畫、原住民族地區觀光推動計畫等。
在各界十分重視的旅遊安全提升與保障方面,本方案已依行政院長毛治國指示,在各業別、活動、景點及法規等面向,提出對應作法,確保旅遊安全。例如將強化旅行團旅遊品質及安全措施;加強查察非法旅宿,確保旅客住宿安全;檢討觀光遊樂業管理制度,研議提高裁罰額度、調高業者投保責任保險金額、訂定園區內舉辦大型活動需檢附安全管理計畫並報經地方主管機關核准;至於針對遊樂區安全及大型公共活動,研則擬具規範性的緊急應變及疏散計畫等措施。
經討論,本方案針對觀光產業發展,以質量優化、價值提升為核心理念,訂定各項執行策略與行動計畫,規劃面向完整,有助於提升臺灣觀光產業的國際競爭力,本次國發會委員會議原則支持。另鑒於旅遊安全保障是維繫觀光品質的重要關鍵,請觀光局儘速針對各觀光業別、觀光景點、觀光活動及其管理制度進行通盤性檢討,包括研擬遊樂區及大型公共活動具規範性的緊急應變及疏散計畫、檢討中央與地方管理的權責及分工,以完備相關法令與規範。
為提高旅遊產品多樣性,本次委員會議籲請交通部觀光局會同原住民族委員會及客家委員會共同規劃推動具特色的旅遊新亮點,結合在地文化與資源,導入社會企業概念,吸引青年回鄉創業。此外,本方案已區隔中國大陸及非中國大陸市場來臺旅客人次目標值,分別提出推動作法,也籲請觀光局確實積極辦理,並視實際執行情形滾動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