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委員會 新聞稿
8月物價情勢說明
[詹方冠/國家發展委員會經濟發展處代處長,電話:02-2316-5850]
103年9月5日
8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較去年同月上漲2.07%,其中,以食物類價格漲幅較大;若與7月相較漲0.43%。行政院「穩定物價小組」於8月27日召開會議,責成農委會、行政院消保處等相關部會,密切掌握中秋節期間農畜產品及相關應節商品的市場供需價量情形,加強執行各類調配措施,必要時進行查處作為,以充裕供應、穩定物價。
一、食物類價格漲幅較大,惟肉類指數已漸趨穩定
因天氣炎熱使產蛋率下降,及豬隻流行性下痢疫情影響,加以8月中旬暴雨連襲等因素,8月蛋類、肉類及蔬菜價格較去年同月漲幅較高,致使食物類價格上漲5.60%,並帶動外食費及17項重要民生物資價格分別上漲4.54%及5.90%。但與7月相較,肉類僅漲0.06%,顯示消費端已反映土雞產地及豬肉拍賣價格回穩情況。
二、政府積極執行供銷調節措施,滿足國內消費需求
為因應近期農畜產品價格波動,行政院「穩定物價小組」持續密集召開跨部會會議,採取多項因應措施。為充裕供應中秋節民眾應節商品消費需求,農委會、行政院消保處及公平會等相關部會已積極規劃因應措施,將視市況適時調度釋出農產品,並持續監控重要物資市場行情變動,以充裕市場需求及穩定物價。
(一)加強農產品產銷調配,因應民生消費所需
-在畜產品方面,農委會已協調大宗供銷系統於節前5日將毛豬供應量由平日2.2萬頭增至2.6萬頭;白肉雞每日供應量提高至56萬隻(+10%),並依各地區畜禽批發市場需求去化量,彈性調度分配至全省各地市場。
-在蔬果方面,農委會已擬妥調配措施,節前一週蔬菜供應量將由平日1,340公噸增至1,480公噸,節前一週水果供應量由平日706公噸加強調配增至750公噸。
(二)密切注意相關商品市場價格,保障大眾權益
-據行政院消保處8月間就全國22個縣市知名月餅店家、量販店、超市及便利商店的月餅訪價結果,與去(102)年同期相較,七成的月餅未調漲售價,並有部分品項調降售價;此外,公平會也發函提醒糕餅、家畜肉類等相關公會,應注意「公平交易法」相關規定,不得從事共同調整商品價格等聯合行為。
-政府將持續監控農畜產品及應節物資的市場供需價量情形,並適時執行各項調配措施;倘價格不合理波動,公平會及行政院消保處等相關單位將進行密切瞭解,以維持市場秩序及消費者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