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軌道建設合乎程序及各方意見
國發會進行軌道建設計畫審議,乃邀集財政、主計、工程等相關部會,針對自償性經費與財務分析等內容詳實審議,也要求地方政府提出財務承諾與取得地方議會同意,過程中充分考量地方及中央意見,凝聚集體共識,非任何一個個人的想法。
若對於規劃中或興建中的軌道建設有意見,應具體提出那一項軌道建設應該暫緩或停止,以作為合理評論的依據。
目前推動中的軌道項目中,包括:正在興建中的計畫縫合城市土地的桃園市、台南市及嘉義市的鐵路立體化計畫,興建中的高雄捷運岡山路竹線與黃線,及可強化運輸能量的花東雙軌電氣化,或正在規劃作業中的新北市五股泰山輕軌、八里輕軌、台中市的捷運藍線,或正在修正計畫中的新北市淡海輕軌第二期等等。請教柯前市長,哪一個項目,柯前市長認為應該要暫緩或停止計畫?
2️⃣公共建設投資可提升人民福祉,同理心關照各地區均衡發展
💡前瞻基礎建設可達到三功能:
✅ 夠過提昇整體公共建設,進而提升人民生活水準與強化因應災害的韌性。
✅佈局產業未來所需,透過基礎建設的提升,以強化民間投資動能帶動整體經濟成長。
✅前瞻基礎建設經費平均每人獲配最多者為連江縣、台東縣、嘉義縣、澎湖縣,相較近年來每年可得到統籌分配稅款440億的台北市,上述四縣市每年僅能獲得台北市的十分之一,連江縣甚至每年僅有4億多元,過去財務狀況差而無法建設的地區,可藉由前瞻基礎建設來進行補強。
3️⃣政府舉債合理 軌道建設實現率超過八成
包含因提出前瞻特別預算(約8400億)在內的中央政府舉債,佔年度GDP比例仍維持在合理範圍,2021、2022年中央政府負債佔當年度GDP比例為26.26%及26.13%,遠低於其他鄰近國家,如新加坡(2021年163.89%)及日本(2021年221.32%)。
且國發會在審議計畫,均要求地方應提高自償率,於地方財政可負擔額度內,按期程編列相關預算推動。
另依審計部111年決算資料,前瞻計畫第 1 期至第 3 期特別預算軌道建設計畫經費執行情形實現率已達83.07%,整體實現率為89.06% 。
4️⃣執行若有難度,可依程序變更
國發會再次強調,如地方政府評估後續執行有難度,可依照程序進行計畫變更,報請中央審議。
——
🔍更多資訊請參考國發會新聞稿
👉https://www.ndc.gov.tw/nc_27_37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