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手機版選單

:::

◎委託研究內容係研究單位之觀點,不代表國家發展委員會之意見。

「國家發展前瞻規劃」委辦研究計畫-建構我國人力資本指標之初步規劃
受託/研究單位:財團法人台灣經濟研究院
作者:張建一、花佳正
完成時間:103-12-31
摘要:  在全球化經濟發展之下,產業競爭條件快速變化,產業在人才上的競爭與缺口問題,已經無法單純用人才供需缺口的量化資料來衡量,需從人力資本結構進行結構性的探討,並分析其所產生之經濟效益,以作為國家人才投資相關政策研擬之基礎。
  在各國人力資本指標的比較上,本研究參考wef(2013)所建構的人力資本指標架構,探討我國與他國在人力資本發展上的差異。並建構我國之人力資本指標架構,進行我國人力資本在2008-2013年的趨勢分析,以及與所得變化之關係。
  台灣人力資本指標在23個國家中排名第12,在教育構面指標中,台灣在中等教育淨在學率、學校網路使用、數學及科學教育品質、初等教育程度等指標排名皆為前五名。在勞動力及就業構面指標中,報酬與生產力的關係及勞動人口年齡中位數指標皆為前五名。在環境指標中,台灣在產業聚落指標排名第一,企業與學校的研發合作排名第8,經商難易度排名第十。
  由2008-2013年我國人力資本指標的變化來看,在教育構面中,受教育年數、教育品質、教育程度、研究能力皆有明顯地增加,而勞動力與就業構面中,部分指標的變動不利人力資本的累積,包括中等教育程度勞動者的勞動參與率下降,高等教育程度失業率的上升,報酬與生產的關聯性降低,企業技術吸納能力亦下降。
  人力資本的提升,為台灣產業創新升級的關鍵因素,在教育上除透過經費的投入、師生比降低,提高教育品質,更應著重於學校教育與生產技術的連結性,透過師徒制以及產學研的合作發展,以使教育系統與產業之人才需求得以連結並相互配合調整,以減緩高階人才過剩,基礎人才不足的人力發展課題,強化勞動報酬與生產力的關聯性。另外,應積極延攬國外高階技術人才與經理人,將有助於國內人力資本的提升,勞動者所具備的才能得以符合企業發展的需求,以進一步提升國內企業的生產力與獲利性。
發布日期:104-01-15

  • 相關檔案
    1. 建構我國人力資本指標之初步規劃
:::
開啟選單 關閉選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