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委員會 新聞稿
發布日期:103年8月18日
聯 絡 人:林至美、樓玉梅
聯絡電話:2316-5379、5388
中華民國人口推計(103至150年)
本會研擬完成「中華民國人口推計(103至150年)」案,於本(18)日提報本會第6次委員會會議,有關本案重要推計結果、人口推計之意涵及委員會議結論如下:
一、 重要推計結果
(一) 人口零成長:高、中、低推計之人口零成長分別出現在115年、110年及108年,總人口數最高峰分別為23.7百萬人、23.6百萬人及23.5百萬人。
(二) 出生、死亡:依中推計,出生人數將自103年19.3萬人,至150年降為9.0萬人;死亡人數則自103年15.9萬人,至150年增加為33.5萬人;出生與死亡人數於109年接近17.6萬人,自然增加人數趨近於0。
(三) 學齡人口:依中推計,6至21歲學齡人口10年後(113年)將減少102.3萬人或24.1%,其中以18至21歲大學學齡人口減少33.4%最多;20年後(123年),將再減少32.7萬人或10.2%,其中以6至11歲國小學齡人口及12至17歲國/高中學齡人口減少10.3%最多。
(四) 工作年齡人口:15至64歲工作年齡人口數將於104年達最高峰1,736.9萬人,之後持續下降。工作年齡人口占總人口比率則將由103年之74.1%持續下降至150年之50.4%。
(五) 老年人口: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將由103年之12.0%,增加為150年之41.0%。其中,80歲以上人口占老年人口之比率,亦將由103年之25.1%,大幅上升為150年之43.2%。
(六) 扶養比:每百位工作年齡人口所需負擔之總依賴人口,於103年為35人,未來將逐漸上升,150年增加為99人。
二、 人口推計之意涵
我國總人口於短期內仍呈正成長趨勢,依據低推計最早於108年達最高峰2,352萬人,高推計最晚於115年達最高峰2,365萬人,約5至12年間開始轉呈負成長趨勢,顯示未來十數年間人口總量差異並不大,然而,人口結構已明顯轉呈高齡化結構,對社會資源之分配及影響不容小覷。
(一) 人口少子化:依據生育率高、中、低假設下之人口推計結果,若國人生育水準能及早達成穩定或甚至可逐漸回升達高推計1.4人之情況下,人口零成長將可較中推計1.1人晚5年發生,人口結構轉型的速度將愈能緩和,使我國能有更足夠時間逐步調整相關措施,因此,鼓勵生育相關措施仍應持續優先推動。
(二) 人口高齡化:隨著國人平均壽命的延長,我國在82年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率即超過7%成為高齡化(ageing)社會,由於戰後嬰兒潮世代陸續成為65歲以上人口,103至114年將為我國高齡人口成長最快速期間,推估此比率在107年將超過14%成為高齡(aged)社會,於114年達20%成為超高齡(super-aged)社會;惟平均餘命的延長,並不代表健康餘命延長,高齡者生理機能退化及慢性疾病增加實難避免,未來不健康及失能人口以及所需健保醫療照護費用,預期亦將快速增加。因此,未來如何促進高齡者健康,並提升高齡者技能水準,使其能活躍老化(Active Ageing),甚至達到有生產力之老化(Productive Ageing),營造友善高齡環境,應為政策推動重點。
(三) 工作年齡人口減少:隨著少子化及高齡化趨勢,15至64歲工作年齡人口占總人口比率已於101年達最高峰74.2%開始下降,人數亦將於105年達1,730萬人開始遞減;再加上國人勞動參與情形呈晚入早出,及工作年齡人口亦呈高齡化之現象,勞動力供給亦將相對緊縮。因此,為因應勞動市場人力短缺及老化的問題,宜持續建構合宜勞動環境,並擴大勞動供給來源,提升勞動者專業技術能力。
人口少子化、高齡化及工作年齡人口減少已是目前全球大部分國家所共同面臨的問題。為因應此一人口結構變遷趨勢,近年來政府除持續依最新人口發展情勢,滾動檢討修正「人口政策綱領」及「人口政策白皮書」外,並於101年將部會層級之「人口政策委員會」提升至行政院層級,顯示政府對人口議題的重視。此外,各部會亦已針對人口結構變遷可能衍生之政策挑戰,就產業政策、就業政策、外勞政策、移民政策、教育政策、留學政策、退休制度、老年經濟保障制度及醫療照護制度等等,進行更全面且前瞻之檢視,並預為規劃研提因應對策,未來應逐步落實推動,以提升國人生活品質,並維持國家經社穩健發展。
三、 委員會議結論
本案於本日提報本會委員會議,獲致結論如次:
(一) 本次人口推計結果顯示未來我國人口將呈現結構性變化,請各主管機關針對人口結構老化、工作年齡人口減少等可能衍生之經社衝擊,持續研提全面且前瞻性之政策規劃。
(二) 本估計結果請國發會陳報行政院備查,並送請各相關機關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