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EC HRD工作小組於1990年成立以來,其工作重點會適時因應配合每年APEC 年度部長會議,以及不定期舉辦的APEC 人力、教育與相關部長會議宣示。
(一)第1次教育部長會議(1992年8月)
美國在華府主辦第一次教育部長會議,會議主題為「廿一世紀教育標準(education standards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此次開創性的國際高階教育主管會議,頗具行政與策略性的高度價值。另一項重要成就便是各會員體教育部長於華府共同成立「教育論壇(edfor)」,此一論壇後來併入hrd工作小組,提供了各國教育官員一個可以相互交流及研究教育議題與政策的機制,藉此推動及施行各國之間的教育改革與活動。
(二)第1次人力部長會議(1996年1月)
菲律賓主辦第一次人力部長會議,此次會議之「聯合聲明」內容重點為:
1. 加強推動建立亞太地區各會員體間勞動市場資訊之交流架構與管道;
2. 促進各會員體有證照人士之相互承認與交流;以及
3. 加強相關之教育與訓練工作。
(三)第2次人力部長會議(1997年10月)
韓國主辦第二次人力部長會議,會議主題為「新環境與挑戰下的人力資源發展策略」,下分三個子題討論:
1. 學習與工作關聯的孕育(fostering the linkages between learning and work);
2. 以合作及參與來改善技能發展(improving skill development through cooperation and participation);以及
3. 加強勞資雙方參與人力資源發展(enhancing participation of labor and management in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四)第3次人力部長會議(1999年7月)
美國主辦第三次人力部長會議,會議主題為「新千禧年人力資源發展之挑戰與契機:區域性金融危機之衝擊」,下分三個子題討論:
1. 勞動市場體系-發揮人力資源發展之潛力;
2. 社會安全網-保護弱勢族群;以及
3. 廿一世紀職場之建立。
(五)第2次教育部長會議(2000年4月5至7日)
新加坡主辦第二次教育部長會議,以「廿一世紀學習型社會之教育(education for the learning society in the 21st century)」為主題,分為四個子題:
1. 學習型社會的資訊應用(the u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i a learning society);
2. 藉積極研究改善教學系統(improvement of teaching systems through research initiatives);
3. 重整教育管理系統(reforming education management systems);以及
4. 促進合作及專家學者交流(enhancing cooperation and exchange of people and expertise)。
(六)第4次人力部長會議(2001年9月27至30日)
日本於日本熊本縣舉辦,會議主題為「在全球化架構下為社會進步與繁榮共享所需之人力資源發展」。
本次會議提出「部長聯合聲明-熊本聲明」,強調:
1. 新經濟下之勞動市場;
2. 在全球化的環境中知識及技術發展將帶給全體勞動者成札鷛|;
3. 勞工與企業共同投入於人力資源發展策略;
4. 同意下列人力資源發展工作小組議題的優先次序:
(1)由於技術差距日益擴大,勞動力必須透過基本教育、相關市場導向之技術訓練、再訓練以及終生學習教育之獲得,以因應新經濟所帶來之機會;
(2)充分運用弱勢團體的勞動潛力;
(3)加強政府與企業、勞工、教育與訓練機構的合作關係;
(4)建立職場變遷管理的能力;
(5)充分運用教育、市場導向技術訓練、再訓練與終生學習的機會以縮短日增的技術差距。
(七)人才能力建構高階會議(2001年5月14至16日)
中國大陸和汶萊於北京合辦「人才能力建構高階會議,會議主題為「新經濟與新策略:為共同繁榮促進人才能力建構之合作與創新,希望在新經濟和技術革新下,強化人才能力建構」,本次會議提出北京倡議,強調:
1. 當前的挑戰-為投資者除舊佈新:探討建構和成就新經濟時所面臨之挑戰,以及各經濟體是否已有人才能力建構之準備;
2. 策略性選擇-普及眾人:從企業、教育和訓練機構所作的努力中探索創新方式,以供未來策略性選擇之用;
3. 創新性合作,較佳之政策途徑:探討政府是否有更好的政策途徑,使APEC 能為已開發會員體及開發中會員體建立合作之橋樑,促成企業主、教育者和訓練者之國際合作;
4. 在新經濟和技術革新下,強化人才能力建構,研擬行動計畫。
(八)第3次教育部長會議(2004年4月27至29日)
第三次教育部長會議由新加坡主辦,此次會議主題為「迎接新挑戰所需培育的技能(skills for coming challenges)」,四個子題為:
1. 學習英語和其他外國語言(learning one anothers' languages: english and others);
2. 加強數學和科學的學習(stimulating learning in math and science);
3. 發展資訊科技以支持教學與學習社群(developing it to support teaching and learning communities);以及
4. 教育治理及體制之改革(governance and systemic reform in education)
(九)第4次教育部長會議(2008年6月11至12日)
此次會議由祕魯於利馬舉辦,會議主題為「全民優質教育:21世紀必備之能力與技能(quality education for all: achieving 21st century competencies and skills)」,四個子題為:
1. 數學及科學(mathematics and science);
2. 技職教育(career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cte);
3. 語言學習(language learning);以及
4. ict與系統性的改革(ict and systemic reform)
(十)第5次人力部長會議(2010年9月16至17日)
此次會議由中國大陸於北京舉辦,會議主題為「發展人力資源,積極促進就業及實現包容性成長(Developing Human Resources, Vigorously Promoting Employment and Realizing Inclusive Growth)」,三個子題為:
1. 致力優先關注維持及擴張就業及採取就業導向之總體經濟政策(Devote priority attention to maintaining and expandingemployment and adopt employment-oriented macro-economic policies);
2. 改善社會安全網、強化社會保障及提供弱勢團體就業協助(Improve social safety net and reinforce social protection and employment assistance for yhe vulnerable groups);
3. 強化人力資源能力建構及培訓勞動力以復甦經濟成長(Enhance human resources capacity building and prepare the workforce to revitalize economic growth);
(十一)第5次教育部長會議(2012年5月21至23日)
此次會議由韓國於慶州舉辦,會議主題為「未來挑戰與教育因應:促進教育全球化、革新與合作(Future Challenges and Educational Responses: Fostering Global, Innovative, and Cooperative Education),在3 大子題下又可分為4 個優先領域和1 個獨立子題:
1.數學、科學、語言及文化教育(主導國為俄羅斯和祕魯);
2.技職教育與訓練及高等教育品質(主導國為中國大陸和菲律賓);
3.ICT 在教育上的運用(主導國為韓國和越南);
4.改善教師素質(主導國為美國和智利);
獨立子題為教育合作(主導國為韓國)。
(十二)第6次人力部長會議(2014年9月5至6日)
此次會議由越南於河內舉辦,會議主題為「透過人力資源發展強化人際連結並創造高品質就業(Promoting Quality Employment and Strengthening People-to-People Connectivity Through Human Resources Development )」,三個子題為:
1.支持包容性與永續性成長,並關注全球化的社會性面向(Supporting Inclusive and Sustainable Growth to Address the Social Dimensions of Globalization, Including Equality and Needs of Vulnerable Groups);
2. 強化人力資源品質,以符合共應鏈需求(Enhancing Human Resource Quality to Meet Supply Chain Demands);
3. 提升勞工流動與技能發展(Facilitating Mobility of Labour and Skills Development);
(十三)第2屆人力資源能力建構高階政策對話會議(2015年5月6-7日)
此次會議由巴布亞紐幾內亞於莫士比港舉辦,會議主題為「投資人力資本並建構包容性經濟體(Investing in human capacity, building inclusive economices)」,三個子題為:
1.發展21世紀勞動力:包容性及永續性成長的關鍵(Developing the 21st Century Workforce: Key to Inclusive and Sustainable Growth);
2. 調整教育與訓練以符合產業需求-策略性途徑(Aligning Education and Training to Industry Needs in the 21st Century: Strategic Approaches);
3. 強化中小企業勞工的技能-競爭力與全球價值鏈的關聯(Enhancing skills of SME workers: Critical to Competitive
(十四)第6次教育部長會議(2016年10月2日至6日)
此次會議由秘魯於利馬舉辦,會議主題為「融合及優質教育(Inclusive and Quality Education),在3 大子議題下又各有3項優先領域,包括:
1.能力:基礎、高等、技職教育及終身學習之個別教育發展
(1)強化品保、資歷架構及技能認證機制
(2)推廣各教育階段之跨境教育、學術移動力及個別教育路徑
(3)教育體制現代化
2.創新:推動科學、科技與創新能力教育
(1)提升教學及學習過程運用之教育及科技能力
(2)推廣科學、科技及創新之教育及教學實踐
(3)推廣研發及創新之官產學合作
3.就業:促進經濟與社會成長的學用銜接
(1)推廣政府、大專校院、技職機構、私部門、教育及訓練利益相關人共同 合作,以確保教育合乎產業/商業需求與區域勞動力市場需要
(2)發展 21 世紀工作及創業技能:軟實力、技術力、全球力及創業力
(3)推動學用銜接轉型:工作導向之學習、職涯規劃與準備及個別化訓練
(十五)第3屆人力資源發展高階政策對話會議(2017年5月16日)
此次會議由越南主辦,會議主題為「數位時代下的人力資源發展高階政策對談(High Level Policy Dialogue On Human Resources Development, HLPD on HRD)」,聚焦第4次工業革命對工作型態的衝擊、應運而生的技能教育與訓練需求及社會保障措施等層面研商,會後並發布「數位時代下人力資源發展架構」,作為因應科技變遷的人力資源發展政策指導,並呼籲APEC會員體共同合作,進行相關議題的合作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