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選單

十大重點服務業行動計畫(99~104年)
    :::
    國際物流服務業發展行動計畫
    壹、 計畫基本資料
      一、 主辦機關:財政部、經濟部、交通部
      二、 計畫內容概述
        (一) 產業現況、計畫內容
          我國具有優良港埠設施,且與鄰近國家及地區交通聯繫順暢,對於發展國際物流服務網絡具有地理位置優勢。此外,臺灣與中國大陸在同文同語言條件下,對於全球集中於亞洲物流服務市場需求之趨勢,可透過臺灣物流業者進行全球運籌的布局,有效結合亞洲與歐美市場的物流服務。
          綜上,臺灣如能充分運用兩岸相同語文、市場整合力及靈活的供應彈性,與國內外同業進行合作聯盟、改善相關運輸基礎設施、擴大服務據點與規模、培訓物流人才及提升資訊化程度與國際接軌,並朝向全球化的運籌模式提供整合性服務;將可增加國際企業在臺營運利基、整合臺商海外資源,並促使國際物流協同金流、資訊流,創造臺灣經貿運籌全球的機會。
          爰此,為充分利用兩岸情勢開展及因應亞太地區經貿形式轉變,政府特凝聚各相關單位力量及共識,訂定「國際物流服務業發展行動計畫」,並於99年10月經行政院核定通過。本計畫之具體措施,以「提升通關效率、完善基礎建設、強化物流服務、促進跨境發展與合作」為四大主軸,透過整合各部會之相關政策,促進關、港、貿等跨部會資源整合,強化在臺企業全球運籌之能力,並積極布建全球運籌服務網絡,期於2020年,打造臺灣成為亞太區域物流加值及供應鏈資源整合之重要據點。
        (二) 推動策略簡述
          以「連結、合作、發展」為核心精神,配合經貿發展政策,本計畫之策略涵蓋下列四大面向,期望藉由本計畫推動,以促使臺灣物流能力脫胎換骨,成為亞太供應鏈重要一環。
          1. 奠定臺灣物流業的基礎實力:促進物流相關企業的規模化、流通系統的標準化及物流管理功能的高度化。
          2. 促進物流鏈結的相關合作:建立物流資訊單一窗口平台;促進物流安全化及效率化;並參循國際訊息合作的框架,促進臺灣產業與國際供應鏈進行界接與合作。
          3. 打造國際一流的軟硬體基礎建設:強化國際連結之交通基礎建設;透過交通部門行政組織之改造,促使國際港灣及機場之運籌功能充分發揮;建構國內外運輸模式的合作網絡,進行海-陸-空運之無縫接軌。
          4. 開創亞太供應鏈的物流新機:以經貿合作為主軸帶動物流運籌之合作發展,讓在臺企業之產業實力成長茁壯,透過物流機制深入亞太地區,經由物流結合資訊流、商流及金流,以實現國際運籌高速無縫接軌的一體化供應鏈。
        (三) 預期效益與目標
          預期效益:
          1. 推動國際物流業朝向規模化發展、推動產業運籌服務模式及建立產業零組件與客戶成品全球發貨機制等措施,並配合物流專業人力,以使臺灣成為產業成品與零組件全球發貨運籌服務加值基地。
          2. 建置「關港貿單一窗口」,簡化進出口行政流程,創造與國際接軌的資訊平臺,並強化優質經貿行政措施,以促進貿易安全便捷,提升我國轉口貨量與貨物流通,以吸引更多航商泊靠或將待運貨物運送臺灣。同時結合配套措施,建設我國海空港腹地成為亞太地區運籌物流加值之據點。
          3. 透過機場、港口等重要交通運籌港埠之體制改革,加以機場園區之開發,強化各港口的聯外運輸,使自由貿易港區的功能更進一步發揮;此外,強化物流基盤設施與服務,整合政府行政服務,以帶動國內、外廠商進駐,發揮產業群聚效果,輔以全島邁向自由貿易體制,可提升臺灣在亞太地區海空運的樞紐地位。
          預期目標:於2012年世界銀行物流績效指標(lpi)之「通關效率」、「基礎建設」、「物流服務」3分項排名,分別提升2個名次。
      三、 執行成效
        (一) 102年度培育中高階物流人才152人及基礎人 才3,811人,帶動民間投資約20.88億元,增加就業人數 934人;六海一空自由貿易港配合示範區政策推展,計 吸引106家企業進駐,貨物量較去年同期成長38.71%, 進出口貿易值益成長33.27%。減少通關文件,提升通 關效率並完成「關稅法」修正;持續推動國內優質企業 (aeo)認證,累計達636家,並已與美國、新加坡、以色 列簽署aeo相互承認協議;另已與韓國簽訂「臺韓電子 產證跨境交換合作備忘錄」,並與泰國洽簽中。
     
    策略 相關措施 執行成果
    1. 提升通關效率
    •  貿易便捷
    •  貿易安全
    •  修正「關稅法」,刪除進口報關應檢附提貨單之規定,進出口通關文件已縮減為 3 件。
    •  持續推動優質企業 (aeo) 認證,累計達 636 家(含271家安全aeo,365家一般aeo) ; 102 年已與新加坡、以色列簽署aeo跨國相互承認協議。
    •  財政部貨物風險控管系統已上線;危險品運輸安全分享機制配合 102 年 8 月 19 日關港貿單一窗口上線同步實施。
    2.完善基礎建設
    •  空港建設
    •  海港建設
    •  推動自由港區
    •  機場捷運工程整體進度達 91.50% , 102 年 5 月興建,預計 104 年 12 月底通車。
    •  高雄港前鎮商港區公共倉庫,預計於103年6月完工。
    •  國道7號高雄路段計畫 101 年 4 月提報環保署審查,歷經 5 次審查會議,目前已進入第二階段環境影響評估。
    •  計106家業者進駐自由港區; 102 年貨物量計 1412.07 萬噸,進出口貿易值為 6,689.36 億元,較 101 年約成長 35% 。
    •  行政院副院長已協調完畢自由港區有關委外加工之關務作業、夜間及假日提供簽審服務等議題。
    3.強化物流服務
    •  物流網絡發展與整合
    •  促進產業升級與創新
    •  經濟部公告「供應鏈重整之示範與產學合作綜合補助」及「供應鏈重整之國際物流服務補助」申請案,已有大亞鏈條、鵬揚工業等6家通過產學合作示範補助;兆鵬運通、萬泰國際等 5 家通過國際物流服務補助,均輔導中。
    •  經濟部輔導台驊、華泓國際共 8 家物流業,發展支援台商全球布局(亞太區)及全球烈酒品牌亞太配銷運籌中心等。
    4.促進跨境發展與合作
    •  兩岸物流合作與布局
    •  跨境貿易文件轉換
    •  拓展兩岸航線網絡
    •  海運快遞專區
    •  經濟部 102 年 6 月參與「第六屆海峽物流論壇」,蒐集兩岸物流發展新趨勢; 7 月赴天津參加「 2013 年兩岸冷鏈物流高峰論壇」,討論兩岸食品通關議題及冷鏈發展趨勢。
    •  我國與韓國推動電子產證(eco)跨境交換合作計畫,迄今共簽發 654 張臺韓廠商eco。另正與泰國、越南就eco交換合作事宜交換意見。
    •  臺灣港務公司於 102 年分別與福州保稅區、海南港及溫州港簽訂合作備忘錄,促進兩岸港口合作。
    •  財政部關務署 102 年發布「海運快遞通關辦法」,並陸續發布專區審查作業等子法,預計 103 年 6 月底前完成相關法規公告。

                    (二)績效指標達成情形:

    績效指標項目 整體計畫期間達成情形 102 年 1 至 12 月達成情形
    總目標值
    (99年~102年)
    99~102 年實際達成情形 102 年目標值 102 年實際達成情形
    1.優質企業之家數
    100 %
    (500家)
    636 家優質企業(含安全認證aeo271家、一般aeo365家) 。 100% (500家) 完成 101 家優質企業認證。
    2.跨國相互承認優質企業之家數(3個國家以上相互承認優質企業地位×100% /3)
    100%
    (3個)
    3個國家(我國與美國、新加坡、以色列) 100%(1個)
    100%(2個-新加坡、以色列)
    3.減少進出口貨物通關時間(廣義通關時間) 依據調查之基礎值,調降 20 % 財政部關務署於 101 年發布進口廣義通關時間研究報告。 依據調查之基礎值,調降20% 因出、進口預報貨物資訊系統分別將於 102 年及 104 年上線,將於105年再次辦理進口通關時間研究,以研析新系統對於放行時間之差異,俾進行必要調整。
    4.減少進出口文件數量 降至2~3件以下
    1.我國已達成進出口文件數量降至 2~3 件以下之目標。
    2.現行通關文件如下:
    (1)以c2(應審免驗)、c3(應審應驗)方式通關:報單、發票及裝箱單等 3 文件。
    (2)以c1(免審免驗)方式通關:無須提供任何書面文件。即進口約70%以上案件免提任何文件,出口更高達8成。
    降至2~3 件以下
    1. 102 年已修正公布「關稅法」,刪除進口報關時應檢附提貨單之規定。
    2.貨物為c2、c3之通關案件,進出口報關提供通關文件為3件(含報單、發票及裝箱單);c1案件無須提供任何書面文件予海關即可通關。
    5.桃園國際機場貨運量年成長率 每年增率gdp成長率+1%
    1. 99 年 176.7 萬公噸,成長 30.1 %
    2. 100 年 162.7 萬公噸,衰退 7.9 %
    3. 101 年 157.7萬公噸,衰退 3.2 %
    4. 102 年 157.1 萬噸,衰退 0.38 %。
    當年gdp成長率+1% 貨運量為 157.1 萬公噸,較去年衰退 0.38 %(157.7萬噸)。
    6.高雄港貨運量年成長率 每年增率gdp成長率+1%
    1. 99 年 918.1 萬teu,成長率為 6.99%
    2. 100 年 963.6 萬teu,成長率為 4.96%
    3.101年978.1萬teu,成長率為 1.50%
    4. 102 年 993.8 萬teu,成長率為 1.6%。
    當年gdp成長率+1% 貨櫃裝卸量為 993.8 萬 teu,較去年成長1.6%(978.1萬teu)。
    7.高雄港洲際貨櫃中心營運概況 年貨櫃裝卸能量增量: 280 萬teu 100-102年累計貨櫃裝卸量 324.6 萬teu。 140萬teu 102 年貨櫃裝卸量為 113.2 萬teu。
    8.自由港區進出口貿易成長率 每年增率gdp成長率+2%
    1. 99 年 2,829.68 億元,成長率為 46.72 %
    2. 100 年 3,026.45 億元,成長率為 6.95 %
    3. 101 年 5,019.29 億元,成長率為
        65.85 %
    4. 102 年 6,689.36 億元,去年成長
        33.27 %
    當年gdp成長率+2% 102 年進出口貿易值為 6,689.36 億元,較去年成長 33.27 %。
    9.推動大型物流中心之設置 完成2處物流中心建照核准 2家東立、世聯公司取得物流中心建照核准 1 處 東立物流公司取得物流中心建照核准
    10.物流業者國際布局 家數:13家 19 家 4 家 10 家
    新增海外據點:48處 67 處 14 處 25 處
    海外據點新增服務數:75項 82 項 25 項 27 項
    新增客戶數:
    30家
    45 家 10 家 21 家
    11.扶植國際物流儲運事業服務跨國企業(經濟部) 家數:12家 19 家 6 家 8 家
    推動供應鏈整合家數:1,200家 1,533 家 400 家 401 家
    促成物流服務規模:130億元 209 億元 50 億元 70 億元
    12.帶動民間投資 金額:68.27億元 78.63 億元 15 億元 5.24 億元
    就業人數:
    1,982人
    3,956 人 571 人 348 人
    13.物流人才培訓 440人(中高階) 661 人 (150.23%) 120 人 56 人 (46.67%)
    10,000人
    (基礎人力)
    9,042 人 (90%) 2,500人 1,367 人 (55%)
    • 相關檔案
      1. 國際物流服務業發展行動計畫
      2. 國際物流服務業發展行動計畫簡報
    :::
    開啟選單 關閉選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