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選單

研究計畫與成果
:::

已完成研究

列印圖示
偏鄉教育政策之檢視與未來發展:「偏鄉資源配置」與「偏鄉學生能力提升」

隨著國內外社會發展快速變遷,以及全球化與科技化趨勢,產業結構與就業型態產生重大的改變,伴隨衍生的都市化、人力流動與貧富差距擴大等問題,也對人口結構與家庭型態產生相當的影響,良善公共政策規劃已成為不容忽視的重要課題。如何具體掌握社會脈動與發展趨勢,瞭解政策問題、前瞻政策需要與提升決策品質,將成為公共治理的重要挑戰。


教育部為落實社會公平正義,先於1996年實施「教育優先區」計畫(教育部,2015),復於2006年將「關懷弱勢、萬平落差課業輔導」、「國中基測提升方案」、「退休菁英風華再現計畫」及「攜手計畫一大專生輔導國中生課業試辦計畫」4項計畫整合為「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方案」,更在2013年將「教育優先區計畫一學習輔導」及「攜手計畫一課後扶助」兩大計畫,整合為「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補救教學實施方案」’期能改善國內部分資源不足地區及學習弱勢族群學生的學習環境,提高學生基本學力(教育部,2014)。

然而,我國學生在歷次國際學生學習成就調查的平均表現均相當傑出,但學習成就的城鄉落差也明顯高於其他國家,國內基本學力測驗亦顯示類似的趨勢。就此而論,這些促進學習機會均等的政策似無法有效縮減城鄉學生的教育成就差距,國內、外學生學習成就評量結果皆顯示我國城鄉學生學習落差持續擴大,且低成就學生大都來自低社經背景家庭(許添明、葉珍玲,2015),表示弱勢學生難以透過教育改變其社會階層。


本計畫配合國家發展計畫架構,透過對社會發展趨勢的檢視分析,探究未來偏鄉教育社會發展政策之因應策略,並研提相關政策建議。

受託/研究單位:台灣競爭力論壇學會
作者:彭理事長錦鵬
完成時間:105-9-15
發布日期:106-07-24

  • 相關檔案
    1. 偏鄉教育政策之檢視與未來發展(期末報告)-0916
:::
開啟選單 關閉選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