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選單

:::
組成臺灣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的5項指數經濟意涵為何?
問題: 組成臺灣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的5項指數經濟意涵為何?
回覆: 臺灣製造業PMI係以新增訂單數量、生產數量、人力僱用數量、存貨,以及供應商交貨時間等5項細項擴散指數綜合編製而成,各指數經濟意涵如下:
1. 新增訂單數量
新增訂單指數係衡量廠商於受訪當月所接獲之訂單較上月之增減變化。一般而言,企業在接獲訂單後開始生產,然後基於生產投入人力及原物料,亦即聘僱勞工並向上游供應商進貨,最後產生銷售或庫存。因此,新增訂單可說是PMI組成之五項指標中最具領先性者。
2. 生產數量
生產指數係衡量廠商於受訪當月產出水準較上月之變化。
3. 人力僱用數量
人力僱用指數係衡量廠商於受訪當月聘僱員工較上月之增減變化。一般而言,企業往往視接單、生產狀況,再決定投入人力多寡,故人力僱用數量在PMI五項組成指標中,較具落後性質。
4. 供應商交貨時間
供應商交貨時間係指交貨的前置作業時間(Lead time),主要反映目前採購環境偏向買方或賣方市場。一般而言,當景氣熱絡時,訂單需求增加,廠商交貨前置作業時間將拉長(亦即交貨速度變慢);反之,當景氣不佳時交貨時間可能減少(亦即交貨速度變快)。
5. 存貨
現有原物料存貨上升或下降通常具有兩種經濟意涵。首先,當成品銷售程度不如廠商預期時,由於備料較實際生產所需多,將使原物料存貨水準上升。但另一方面,原物料存貨增加,也可能源自於廠商對未來景氣呈現樂觀看法,因而提升原物料存貨水準,以因應未來暢旺之生產需求。故此項指標之變化,尚需搭配其他指標綜合觀察,方能掌握其真正反映的經濟意涵。

:::
開啟選單 關閉選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