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選單

:::
湖山水庫將蓄水營運,中部地區水利建設邁向新紀元

國家發展委員會 新聞稿

發布日期:105年2月2日

聯 絡 人:郭翡玉、黃琮逢

聯絡電話:2316-5351、2316-5356

湖山水庫將蓄水營運,中部地區水利建設邁向新紀元

行政院90年核定實施的湖山水庫工程計畫,是以開發水資源與生態保育並重為前提,考量人文關懷與當地社區發展和諧,營造出兼具生態水庫、社區水庫及人文水庫的水利建設。湖山水庫同時兼顧當地八色鳥與生態保育及民眾訴求等問題,歷經10多年,預計105年5月進行蓄水,7月正式供水營運。

湖山水庫以離槽式取水進行蓄水營運管理,自濁水溪支流清水溪設桶頭攔河堰取引水蓄存,當河川因颱洪而高濁度時,可停止引水以減少高濃度泥砂伴隨洪水進入水庫,繼而確保水庫容量防止淤積,經營管理具永續性。其設計蓄水量約5,300萬立方公尺,啟用後與集集攔河堰聯合運用供水,並結合下游自來水工程,最高每日供水量達43.2萬噸,可完全取代目前雲林地區自來水系統每日抽用14萬噸的地下水源,具提供質優水源改善民眾用水水質,以及有效減緩雲林地區與高鐵周邊地層下陷等功能,未來以地下水為備源聯合運用,雲林地區民生與產業等用水將更有保障。

政府近年推動水利工程建設,不僅須克服工程技術層面問題,並將生態、人文、環境與地方發展等跨領域範疇納入考量。湖山水湖蓄水完成後,水域景觀優美且綠地生態豐富,可創造優質生活環境,地方民眾稱為「雲林快樂後花園」。近年陸續吸引許多機關、學校或團體參訪,並對水庫施工規模龐大、重視環境生態保育及人文環境等深表讚賞。未來水庫將串聯雲林縣鄰近觀光景點成一旅遊動線,可促進地方觀光發展,帶動地方繁榮,創造附加價值,是公共工程結合水資源環境理念與地方發展,創造雙贏的優質案例。

 

發布日期:105-02-02

:::
開啟選單 關閉選單